她掃了一眼庭院中的綠植,走廊上的木頭柱子包裹著青苔,石砌的小徑蜿蜒而入,鋪滿白砂,腳下的石板點綴著碎石和綠植,中心的池塘清淺,水面如鏡,倒映著秋日里火紅的楓樹葉子。
歪脖子松樹被修建得精緻古雅,池邊用竹子修飾,竹子底下的陰涼處是絨絨的苔蘚,上面擺放著景觀石。
陶梔子有在七號公館庭院幹活的經驗,和那些專業的園藝師和景觀設計師聊過幾句,那時她才真切知道,要將自然景觀搬入私人庭院是普通人無法想像的價格。
景觀融入藝術設計,那些不起眼的景觀石也是由經驗豐富的石匠手工打造。
大自然的造物如果加入天馬行空的設計,每一寸都將是行走的金錢。
但是金錢打造的庭院又不會讓人感覺有半點紙醉金迷,反而吐出一種超乎奢靡宇宙的寧靜。
其實就是這份寧靜,正如同江述月的性格一樣,沉斂、寡淡,無法估量。
是的,這就是她看完庭院後的感受。
「你老闆確實大手筆,這地價,庭院說修就修了。」陶梔子隨口感嘆道。
陳思雨似乎對這些已經習以為常,補充道:「但是這院子從造價上肯定比不過公館裡的幾大花園。」
公館每一年有一周作為花園的開放日,其中有些珍稀植物,甚至植物學的學生也會慕名而來一睹真容。
經過陳思雨的允許後,她對著這庭院拍了張照,立刻分享給了江述月,配文說:
「這庭院給我的感覺,很像你。」
她發完後,立刻收好手機,在陳思雨的陪伴下關注起店內的藝術品,很多藏品會標明歷代擁有者的姓名和國籍。
有年代的物件甚至伴有很長的一串擁有者名單。
上面的標價是估值,因為到時候是通過拍賣成交價來確定的。
就這樣,她最終拿起了櫥窗後的明信片,這似乎是她最能承受也最能留住的美好。
「請問這款明信片你們庫存充足嗎?」
她鬼使神差地問了一句。
陳思雨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似乎是極少聽到這樣的問詢,愣了半秒後才緩緩問道:「你要買很多嗎?」
「嗯,六百張吧,如果有郵票的話也要六百張。」
她深思熟慮之後,確定了這個數量。
「這麼多?」陳思雨一度懷疑自己聽錯了,她從事周邊銷售的時長並不久,流轉的視線中似乎是在儘量猜測這六百張明信片藏著的合理性。
「嗯……」陶梔子面容溫和,點了點頭。
陳思雨去倉庫給她找明信片,但是貓貓主題同系列加起來也沒有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