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2環一個普通的搜尋者,幹著和她們一樣的工作,但卻比她們更吃苦耐勞,在高溫不退的外面依舊不停歇地工作,同時心地善良,自己搜到的煤炭給了北區倖存者,這才有了避難所開放,收容附近所有倖存者的舉動,說是她拿煤炭換了這些人的命也不為過。
搜尋隊破例將她收編,還認命為三隊隊長,她第一次任務就帶回來大批煤炭和幾十輛卡車,雖然同時還有一百多名倖存者,但和資源比起來,人算什麼。
第二次任務又帶回來大批石油,這還只是第一批,和J市避難所合作開採石油,那才是重頭戲,M市油田可開採很久,如果只是兩個避難所開採,足夠她們用到死,幾代人都夠用。
民眾對於三隊隊長的好奇和崇拜油然而生,除了凌一的事跡確實神奇外,不乏北區倖存者和K市倖存者的宣傳。
北區倖存者作為曾經被拒之門外的倒霉蛋,她們可太清楚避難所某些人的嘴臉了,她們以前進不來避難所,每天艱難度日,許多人受不住自殺,如果不是凌一那一車煤炭,她們可能就得熱死在外面。
當她們進入避難所後,她們才知道,原來她們在外面受風吹日曬的時候,避難所里的某些人竟然吹著空調吃香喝辣,尤其是1環的權貴階級,更是享受著堪比末世前的好日子,單間房間,正常飯菜,美酒香菸,哪樣東西的價值不夠再多收容一個倖存者?
她們真以為是避難所實在住不下人,才將她們拒之門外,可當她們進入避難所後才知道,避難所的空間和資源還多著呢,只是避難所高層不願意擠壓權貴的空間、犧牲權貴的資源來供給她們這些平民。
故,北區倖存者即使被避難所接納,她們感激的人是凌一,而非避難所。
和北區倖存者的心態不一樣,K市的這群倖存者早就接受過凌一的救助,凌一沒有拿走她們賴以生存的資源,還給了她們反抗壓迫者的勇氣和武器,她們對凌一不僅僅是感激,更是崇拜,她們極度恐懼再次變得弱小,加入避難所後,比任何人都渴望掌握權力和地位,她們竭盡所能地去尋找一切可能往上爬的機會。
搜尋隊放寬對女性隊員的要求,報名的女人比以前翻了幾十倍,其中大部分都是K市的這群女人。
搜尋隊在避難所的地位可以和軍隊、治安隊相提並論,因為搜尋隊原本也是避難所官方分出來的一支軍隊,加入搜尋隊可以持木倉外出作業,待遇福利好,是避難所不可小覷的一支武裝力量。
有這些來自搜尋隊的女性隊員宣傳,凌一在整個避難所的名望瞬間大漲,很多民眾在此之前,根本不會關心一個不相干的搜尋隊隊長,因為攀不上關係,她們也就不在意。甚至很多人壓根不清楚避難所的高層都有哪些人,她們不知道劉飛星是誰,不知道科研部有哪些教授、專家,她們甚至不認識搜尋隊的大隊長,但她們現在卻知道了凌一這個小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