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在油田上方,烈日當空,荒漠無邊,她作為主世界的公民,怎麼能忍受在這樣的地方工作。
最開始的三天,每個人都得跟著J市避難所派來的油田工作人員學習如何開採石油,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來教是最合適的,之後的日子,最主要的事情就是重建油田。
期間M市還發生了幾次械鬥,是一些潛藏在附近的倖存者團體,J市避難所和C市達成合作之後,雙方的搜尋隊聯合起來趕跑了這些倖存者,兩個避難所好歹都是幾個省聯合建立的避難所,武器資源充足,比烏合之眾要厲害許多。
終於,兩個月後,三隊開著裝滿原油的卡車回到了C市避難所。
期間屬於J市避難所的那部分,凌一提前給她們送過去了,兩個避難所的關係反倒因為共同開採M市石油變得親近起來,短暫地恢復了通訊,互通有無。
凌一第一次帶隊運回來一大批煤炭,供給避難所火力發電,她不在的這兩個月,靠著她運回來的煤炭,避難所的中央空調系統都可以把溫度下調兩度,讓大家日子好過不少。
第二次任務又運回來十幾卡車的石油原油,經過提煉加工,既可以加工成汽油柴油等,還能用於製作其他產品,避難所的工業區變得前所未有的忙碌。
避難所建立之初,工業區預留的工廠很多,雖然規模不如正常的工廠車間,但儘量能找到的器材、設備都準備好了。
可礙於原材料的匱乏,許多工廠壓根沒開工,為了省電,很多不必要的產品都沒有開展生產,避難所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基本靠搜尋。
這樣不只是居民日常生活匱乏,就連科研部各個項目所需的各種高科技材料也十分匱乏,無法自行研製。
好在,第一批原油抵達,許多工廠開始生產,材料和電力得到保障的情況下,需要招收大批工人,如此一來,許多瀕臨餓死的居民開始湧入這些工廠,不至於餓死。
人一旦有了活路和工作,社會就會穩定許多,避難所不大,加起來也就幾萬人口,消息傳播很快,大家都知道之所以能多出如此多崗位供她們生存,就是因為搜尋隊三隊帶回來了大批石油,石油的衍生產業帶來了許多就業機會,也給避難所提供了許多能源,這些天空調溫度都降了一點。
眾人紛紛關注起搜尋隊來,期盼著搜尋隊能源源不斷地運輸物資回來。尤其是三隊隊長,那真是一個傳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