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坊里的女工還是家裡的長工,不識字一直是個大問題。諸如紡織機、複雜農具的使用只能靠口口相傳和親身示範,傳播效率太低了。
凌一在一日,有人可以請教,也有人鎮得住這些人,可有朝一日,若凌一不在了呢?
那些窺伺的豺狼,還不立刻撲上來?
只給這些人簡單直白的金錢和技術是不夠的,她們的下一代還是會走老路。而且她們的後代長大時,凌一也會老去。
人會老去,但精神卻能通過另一種方式傳遞下去,這種方式便是教育。
大燕的三綱五常、倫理道德,不就是通過教育傳承下去的嗎?
凌一定睛看著程祖佑,程祖佑不算事最合適的人選,但這個大燕沒有女秀才的先例,即便如林漾那等能有機會讀書識字的貴族女子,但大多都是讀《女戒》之類的書籍,對凌一來說,這些東西並無學習的必要。
凌一需要她和林漾的子民,都學會讀書識字,與其等不知道多久之後可能到達的屬於她們的時代再進行教育改革,不如從現在開始培養一批女學生。
程祖佑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可能為凌一所用的讀書人。其他的讀書人,要麼有著一文不值的氣節,要麼就根本對女子不屑一顧,不可能紆尊降貴教女子讀書識字。
於是,凌一給了程三郎一家唯一一個機會,讓程祖佑來當她之後開辦的私塾老師。
程三郎一家本以為斷了手的兒子肩不能扛,最多跟著她們兩口子一起在凌一家混個挑水的活計,幫把手,一個人按半個人算。沒想到,竟然還能教書?
要知道,一般的族塾或者權貴人家的私塾,那都至少得請個舉人或資歷深的老秀才才行。除非是那種破爛的村里湊錢開辦的私塾,會請一些多年考不中的秀才來當老師。
沒想到,一個斷了手的程祖佑也能當老師?
程祖佑自打斷手後就麻木的眼睛裡,終於多了一絲光亮:「我能教書嗎?」
凌一點頭:「沒錯,我的長工們幹活需要讀書識字,她們女兒未來也需要讀書識字,我要開辦一間女子私塾,可以請你來教她們讀書識字。」
女子私塾?程祖佑臉色灰白,他雖不像有的書生那樣傲氣,但要他教女子讀書識字,這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