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楊秋展開地圖聊了一下天文曆法這方面的知識之後,郭嘉就馬上借出了相關書籍來借閱。
畢竟,不管這位昭王說得多麼有道理,不管昭王所說的這個世界有多麼廣大,也不管他們生活的地方是一個球形多麼讓人驚奇,這都不代表郭嘉信了。
一個成熟的人是有自己的判斷力的,所以郭嘉的做法就是自己先行研究一下先賢著作,看看前人的知識是如何解釋這些情況的。
「大王曾言,紙張發明將改變世間制度。今昭國紙張產量僅可自給自足,欲使天下之人皆如此,則需攻取南方之地。彼處有物製紙更為廉價。」
話說到這裡,荀諶眼神之中帶上了一股笑意。
其實他昨天晚上也沒有好好睡一覺。
「奉孝,其實昨夜我亦取那幾本書籍觀之。因大王昨日所言天下地圖,我亦首次聞之。
雖此前大王曾述南北天氣之差異,但彼時我未深思。不過昨夜略覽《周髀算經》後,我方明白。
難怪大王過去數年如此重視算術之才,原來諸多吾等不解之問題,早於這些算經之中已有解釋……」
兩個人對視一眼,都深深看了一下彼此的黑眼圈,同道中人啊。
於是,荀諶邀請郭嘉去小會客室裡面坐下聊天吃早餐,熱乎乎的甜粥包子饅頭擺放在了餐桌上。
吃飯的過程食不言,兩個人都快速的解決了早餐,等到下面伺候的人收拾好之後,郭嘉就主動開口了。
「嘉昨夜閱書,讀到此處,倒是產生了些許疑問……春分之日夜分以至秋分之日夜分,極下常有日光。秋分之日夜分以至春分之日夜分,極下常無日光。故春秋分之日夜分之時,日光所照適至極,陰陽之分等也……」
這段話是《周髀算經》裡面的內容,是說春分之日,還有秋分之日的時候,晝夜平分,從春分之日到秋分之日,北極下有陽光照射。
而從秋分之日到春分之日,就沒有日光了。
這實際上也也只說了存在極晝極夜現象。
要按照現代知識來解釋春分之日還有秋分之日,就是太陽直射赤道的時候,所以晝夜平分,而楊秋昨天講的就是春夏秋冬的來源,也講了極晝極夜現象的原因。
她儘量用的是古人能夠理解的方式解釋了一下太陽的活動,這就導致了他們為什麼會有一年四季的差異。
郭嘉眼下說出這樣一段話,倒不是說他相信這個地球是球體了,而是感嘆有些知識其實就藏在典籍之中,然而以前卻常常容易被人忽略。
「友若兄,渾天說與蓋天說,似皆不能闡釋極晝極夜之現象。
昨夜嘉思索良久,如今看來,昭王之說法,似乎能更好地解釋四季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