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1 / 2)

「將軍之問,吾也無法解答。」

這一刻,荀彧無奈地回答了楊秋的質問。

無論是現實當中觀察到的小民景象,還是上古先賢說的各種道理。

都沒有說過,即使君子賢人治理天下之後,小民依然吃不飽該怎麼辦?

他們士子追求的只能是吏治清明,君主有德,那樣的世道好像已經是最好的世道了。

「昔日我家曾有田二十畝,天時順遂之時,一年可得糧食約四十石。

然田租之後,僅剩三十六石,時有強征,又需孝敬里正鄉老。算賦口賦一繳,我等小民已無力飽腹暖身,故多有農戶丟棄嬰兒。

汝等常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然曾否議及此事之解?」

「或許應開墾荒田,修渠引水,提高耕作之術,如楊家軍之所為。聞將軍已使一畝之地出糧七石,是否為此道?」

倒是引導到了她想要說的方向,於是楊秋問道。

「當然需借百工之力,提耕作之術,擴糧食之產,馴化高產之種。然有一問,種植糧食皆需水,何故有些糧食作物更能抗旱?

又有何法可馴化出更抗旱之種?何故有些土壤肥力較高,有些則否?這肥力究竟是何物?

僅憑經驗總結,此道並不能使糧食生產大增。若不能明其根源,技術何以進步?」

荀彧聞此言,面露疑惑。

「將軍此言,令我困惑。能否再明言一二?」

莫非這就是楊家軍能提高糧食的原因?在楊家軍這裡見到的東西,很多都能讓荀彧耳目一新,所以他也想聽一聽楊秋的見解。

「若僅論糧食,君恐怕均經驗不足,我換一種說法,君或許便能明了。

若父母身材高大,子女亦多身材高大,然亦有兩矮小之人生出高大之子,這似乎並非固定之規。

至於父母與子女之間五官相似,皆有諸多異同,此乃生活中最普遍的現象,然有人能知其所以然?

難道僅以血緣關係解釋?子女何以遺傳父母的相似特徵,如糧食種子,何以有些能馴化出越來越抗旱之特性?

此等知識難道不值得我們人類探究學習?」

「至於土地的肥力,我們除了能判其鬆軟易於種植之外,是否能明其何以種植菽後能增強肥力,這肥力究竟是何物?難道不應試驗探究之出來嗎?」

楊秋的這一番言論,讓荀彧想起了楊家軍學堂裡面那些幼童同所學的書籍。

似曾講過遺傳之理,然進一步的解釋則未明言。

這些在生活當中最普遍的現象,好像無人能探究最具體的原因。

最新小说: 极度 禁忌引力 《女王游戏(NP,无限流)》 影妃传奇 《温柔雪山[男暗恋]》 《快穿:女配花式当炮灰》 我可以穿越万界 《食涩》 《村头的那个哑巴》 温柔雪山[男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