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擔心關中聯軍察覺到真實意圖先一步把守河西的渡口,所以先來潼關而不是直接北渡黃河到達河東。
迷惑住關中聯軍之後,再遣人偷渡。
待先鋒部隊偷渡黃河到達河東之後,大軍就可開始北渡黃河,先鋒部隊可開始西渡黃河,在河西匯合。
這便是丞相所想的對敵之策。
深謀遠慮,靈活用兵,以智取勝,可見丞相深諳用兵之道……」
後面是花式彩虹屁鼓吹!
曹孟德聽完頓時覺得一個月的時間沒有白等,帶季汐來是來對了。
他笑道:「英雄所見略同啊。」
其實他壓根就沒有季汐想的這麼長遠,之所以讓大軍在潼關與關中聯軍對峙,只是因為關中戰線太特麼長了。
關中聯軍各自為營依著地勢防守,打起來費時費力,難以平定。
關中聯軍凝聚力不強。
若是能引得關中聯軍將全部兵力都集中到潼關,便可將他們一舉殲滅。
只是代價極重,要死傷不少人。
曹孟德的對敵之策若是用季汐的話來說,就是:先拉一圈小怪,再放個大招,以殘血的狀態險勝。
幾字繁體為幾。
季汐想到自己先前差點脫口而出黃河呈幾字型,還好反應夠快,不然就要鬧出笑話了。
看來簡化漢字要提上日程了。
這事等回到鄴城後再說,目前還是先想想如何幫曹子建實現領兵的願望吧。
他已經知道了曹孟德的作戰方針。
曹孟德在等關中聯軍陸續調兵進入潼關防守,不出意外的話近一個月的時間都不會有戰事。
他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事情果真如他所想的那樣,一連十餘日,曹孟德的大軍都在城下叫戰,對話基本如下:「馬超,你敢出城與我決戰嗎?」
「曹阿瞞,你敢攻城嗎?」
「你有本事出城。」
「你有本事攻城。」
……
曹操小名阿瞞。
父母親友叫小名是關係非常親近的人表達喜愛的意思,但不熟的人或陌生人叫小名就是侮辱的意思。
馬孟起明顯是後一種。
關中聯軍占據潼關天險,出城迎敵等於放棄自身優勢。
更何況各部援兵還沒有來齊。
曹孟德聽了季汐一席話後已經無意攻打潼關,不可能攻城。
兩方僵持不下,都在等待時機。
季汐這些天也沒有閒著,和荀公達在營地里或者是附近走走看看,參觀學習。
主要是學習偵察與反偵察。
通俗來講就是怎樣隱蔽的行動,不讓對方的斥候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