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遠處是一片叢林,適合設伏。
季汐問道:「那片林子裡會不會有野獸?士兵如果埋伏在這裡,會不會受到野獸攻擊?」
他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完美的計劃。
荀公達說道:「沒有,就算有也不敢出現。動物也有趨利避害的本能,看到士兵眾多且手持武器也就怕了。」
說罷,他問道:「你是想在那裡設伏?」
季汐點頭。
荀公達搖頭道:「設伏是可以,但關中聯軍死守潼關不出來呀。」
季汐神秘地道:「會出來的。」
他想到了好的辦法立即就採取行動,回營地找曹子建了。
曹子建想領兵,他承諾過會幫忙。
他和曹子建說過,只要他想到了辦法,就會主動來找。
這些天兩人見面都是曹子建主動。
曹子建看到季汐主動來找,欣喜地問道:「你想到辦法了?」
季汐點頭,耳語了一番。
「妙啊!」曹子建聽完大加讚賞,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季汐遲疑:「丞相如果怪罪……」
曹子建豪氣地道:「你放心,有問題我一個人擔著,不會連累你。」
季汐被這話感動,行了個大禮,真心相隨。
曹子建被季汐的舉動和投奔的話語所感動,彎腰扶起了季汐。
這樣說定後,兩人開始準備。
季汐問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丞相這次西征帶了多少紙來?」
他就只帶了幾張紙,太少了。
曹子建比劃了下大小和厚度,說道:「有好幾沓。」處理公文什麼的都要用的到。
季汐鬆了口氣,道:「那夠了。」
幾日後,十萬關中聯軍陸陸續續的已經全部到達了潼關。
河西的渡口無人守護。
徐公明向曹孟德獻策,由他率領一支精兵偷渡黃河到達河東,作為大軍的先鋒。
徐晃,字公明。
曹孟德一聽,徐公明的建議和十餘日前季汐的戰略規劃對上了,欣然應允。
破敵的機會來了。
他派徐公明和朱文博兩員大將,領四千精兵連夜乘虛渡河。
第二日天明,曹孟德開始行動了。
徐公明和朱文博收到曹軍主力開始北渡黃河的消息後便開始西渡黃河,之所以和曹軍主力同時渡河怕的是敵軍過早得知消息派大軍攔截。
若是搶占無人之地,敵軍派的人必然少。
曹子建和季汐以及一些謀士是第一批北渡黃河的人選。
百多條船一次也就只能渡三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