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浚以太學生身份提出需要防備金兵再次南侵時,趙桓甚至呵斥他:危言聳聽、另有圖謀!
在朝廷毫無備邊之策的時候,西門卿經此一次支援開封,回去後就開始了擴軍。
儘管之前鹽軍公審權奸後充盈了一次公庫,糧倉盈滿,但也不足以放手擴充鹽軍。
而現在高產良種玉米已經全面種植,並且豐收了一季,就算之後北方陷入戰亂,糧食種植會受到影響,巴蜀天府之國這個天然糧倉,也能支撐鹽軍糧食消耗。
而且後續還有開寶箱開出的高產小麥,已經可以全面種植。
糧食充足,不用擔心養不起軍隊了。
鹽軍一旦開始大肆擴軍,便不愁兵源了,光是鹽軍治下的三州一府,前來參軍的就源源不斷。
開放募兵不過十日,鹽軍新兵隊伍就已經達到了五萬,就這還是有所篩選,而非來者不拒。
除了三州一府本地,剛經歷過方臘義軍戰亂的東南大地,也源源不斷有登船北來討生的難民。
一船裝滿能有一千來人,剛開始時每日運人海船不斷,現在隔幾日才有一趟船,但總的算來,鹽軍治下接收的東南戰亂之後的難民,已經有四五萬之數!
這些難民中部分選擇開荒種地謀生,也有許多青壯羨慕鹽軍吃飽穿暖還有餉銀回家的好待遇,於是紛紛趁此機會參軍。
如此這般,東南難民又給鹽軍提供了兩萬新兵。
五萬加兩萬、七萬鹽軍新兵,加上五萬鹽軍老兵,以及北境四寨的兩萬鹽軍邊軍。
鹽軍已經約有十五萬兵力。
這十五萬,並不包含後勤運輸的兵力,是純作戰的兵力。
如果按照當下的兵力算法,鹽軍足有二十萬大軍。
再誇張一點,能吹成三十萬大軍!
鹽軍完成擴軍後,西門卿便開始下令各將領,嚴格操練新兵,以最快的速度提升戰力。
不說超越先前的鹽軍精銳老兵,至少要有老軍的八成戰力才行。
同時,煉鋼廠高爐的火日夜不熄,煉出的鋼水被變成一把把朴刀,一柄柄長槍,無數箭矢……
然後快速分批地,給新兵裝備上。
鹽軍的制式武器和盔甲,新兵們迅速配裝整齊。
而早在此之前,豐收的棉花已經被織布廠的紡紗機和織布機,織成一匹匹棉布。此時招募的鹽民婦女,將棉布裁剪,填充進鬆軟的棉花,做成一套套冬衣。
然後也一批批發放到鹽軍上下手中。
從操練提升戰力,到配備制式盔甲兵械、保暖新棉襖,又有充足的飯食供應,從裡到外共同作用之下。
到靖康元年六月,半年的功夫,鹽軍新兵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進化。
鹽軍如此大動作,不可能做到保密,西門卿也不認為能瞞住東京那一夥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