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欲要勸諫,卻無法得見龍顏,竟是保家衛國無門!
無奈之下,張浚說服太學中同樣有一腔保家衛國熱血的學子,幾十人結伴走上街頭,奔走呼告!
「中原乃王朝根本,開封是王朝台基,如何能棄守奔逃?!」
「金兵鐵騎冷酷無情,朝廷若棄開封不守,百姓何處可逃?!焉能存活?!」
……
皇帝和朝臣可以逃得掉,但平民百姓能逃亡何處?
棄守開封,城中百姓必如燕京百姓,被金兵殘殺擄掠!家破人亡!
皇帝大臣不在意這座都城,但百姓無法不在意自身和親人的性命。
「堅守開封!堅守開封!」
「誓死守衛開封!」
……
張浚帶領太學學子,說出民意所向,一日之間群情沸騰!
之後緊接著第二日,張浚又帶領太學學子往朝中宰相大臣們的府邸,在府外高聲呼喊保衛開封。
第三日一早,張浚一行並城中許多百姓,在皇宮宮牆之外靜坐勸諫。
群情激憤之下,趙桓害怕他還沒逃出開封,就被太學學子和百姓給攔住,萬一混亂之中損傷龍體也有可能。
「張浚豎子!悖逆賊子之輩!」
趙桓被架在了火上烤,又怕被百姓衝擊宮門,好沒道理地罵過張浚之後,又不得不召見以他為首的一干太學學子。
得以面見龍顏,之後張浚行了李綱之舉,堅決勸阻趙桓逃跑,並表示願意承擔組織守衛開封的重任。
「……雖京城禁旅已隨梁方平之流於黎陽潰逃,開封已無精銳重兵,但號召收攏逃兵,組織城中青壯男兒,再加上皇城禁衛軍,據城以守,亦可待援軍!」
張浚很有保家衛國的無畏氣概,也說的很對,但說服不了一顆想要逃跑的皇帝龍心啊。
趙桓表面認可張浚說辭,大讚太學學子們的愛國之心,並授官張浚為東京留守,讓他負責京城的守備事宜,又表示他已決心固守東京、抵禦金兵。
張浚到底不像歷史上的李綱當時已經為官十來載,略知朝中君臣的秉性,大約並沒完全相信趙桓固守禦敵的決心,後面才又勸回要逃跑的宋欽宗。
張浚只以為勸阻成功,當即告退出宮,去號召組織潰逃回來的一股股逃兵,又令人在城中各處擺設徵兵點,招募城中百姓青壯禦敵。
又去兵部協調開啟武備庫,給臨時募建的護城軍分發盔甲兵器。
雖然武備庫幾近荒廢,發給青壯們的盔甲生蟲,兵器斑鏽,但初建的五萬護城軍軍心昂揚,萬眾一心守城,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但趙桓不這麼認為啊!
「膽小如鼠的逃兵,手無寸鐵的百姓,能守住開封?」
「郭藥師和梁方平,以及沿途禁軍廂軍精銳,都不曾攔住金兵鐵騎,無險可守的開封,還能叫那支玩笑似的護城軍守住?!」
宰相李邦彥連連贊同:「正是!正是!況且那張浚一個毛頭小子,竟扇動太學學子,鼓動城中百姓,相逼宰相和君王,豈知來日不是又一個方臘、西門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