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說話時,西門大官人的聲音從頭頂傳來。
「大官人!哥哥!」
「大官人哥哥!」
祝實念和常峙節轉身抬頭,驚喜喚道!
「大官人便大官人,哥哥便哥哥,大官人哥哥是個甚麼稱呼?」西門卿開玩笑道。
又問起剛才的話:「你們在說甚麼八千鹽戶,又是甚麼石炭?」
沒辦法,他開出的至關重要的煉焦和土高爐煉鐵技術,都要用到石炭(煤炭)。
因此只要一聽到煤炭,就會不由多長出一隻耳朵來。
兩人見西門大官人身後,跟著一長串人,且大街上也不是說話的地兒。
便提議:「去酒店裡找個地兒坐下,那時哥哥再聽我們慢慢與你說。」
「行。」西門卿帶上吳用一行人,跟在常峙節二人身後,去找個地方坐下談話。
作者有話說:
*真正的宋徽宗時期,滄州人戶約為六萬五千多戶。但原著里是『寫宋言明』、又有明確說是『小去處』,姑且算滄州是個小州,私設人戶減半。
第67章 相見
◎吳用:我以為我就是個旁觀者◎
「……如此這般, 以鹽場為中心,由近及遠劃撥八千鹽戶到鹽場做工。」
八千鹽戶功在祝實念,於是由他本人講述道。
「……如此這般, 每月批給鹽場八十萬斤石炭份額,稅炭場的收稅亦減免半數。」
石炭份額及稅收減免, 功在常峙節, 也由他來講述原委。
西門卿:「……」
吳用:「……」
兩個聰明人一時間默然無語, 相對懵然。
即使花和尚魯智深, 從頭到尾聽完這講述,也覺離譜至極。
「這杜知府,莫非也是哥哥往日結拜的義弟?」
否則說不通杜充為何會為哥哥以權謀私啊!
杜充自然不是花和尚所說,乃西門大官人義弟, 他只是芸芸官吏中不通實務、貪婪好財又清高虛榮的一個。
吳用搖著羽扇, 滿眼譏諷, 「這官場上何止一個杜充。」
就是因為有無數個杜充, 他才不甘, 才欲要替天行道。
西門卿前世在裡面浸潤多年,深知個中混沌,「王朝猶如一個人, 開國時是精明強悍的壯年, 隨時間向前,王朝末年已是一位耳聾眼瞎的糊塗老人。」
「此乃天行有常, 官場亂象實屬正常。」
吳用卻在西門卿的話中, 聽出另一層意思:大官人覺得大宋王朝已經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