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阿月小心翼翼把一隻手放在青石磚上,又連忙縮回小手,被太陽曬得有些燙。小阿月覺得很好玩似的,不停地將兩隻手輪流放在上面,爬到了墊子外面,不一會兒又屁顛屁顛地爬回墊子上。
「有了!」阿綿忽的大喊,「我想到了,有法子了!」
阿月稀里糊塗也在咯咯咯地笑,阿綿抱著寶寶轉了幾圈,這才興沖沖跑到孟馳堅面前。
「嗯,大概有我手臂這麼長,寬只要一半,四周要有邊……是四方的!」阿綿要孟馳堅做的是一個很古怪的鐵炊具,既不是炒鍋也不是燉罐,看上去就像一個大鐵盤。
但說是盤子,周圍一圈有矮矮的邊,這樣子就算要盛水也不方便,完全看不出來是要做什麼吃食。
「這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這回想學我也沒法子了!」阿綿為自己想出這麼好的辦法而得意,「這盤子的底部你要做的很平……哦!若是有人來找你,叫你做個與我這一樣的東西,你可不能答應。」
「那是自然。」
「不過若是花幾百兩銀子的話……」阿綿暢想了起來,腦海中這獨特的吃食定是能火遍大江南北的,「哎呀,那到時候再商量。」
孟馳堅也好奇她到底要做什麼,花了幾日的功夫終於做出來了她要的東西。
第160章 豆花攤篇(二十七)
在石板上炙烤食物,大概是從人誕生在世界上以後就有的法子。
野人們發現如果用手拿著肉,直接放在火堆上烤的話,就會把手燙到,因此想出種種辦法。
不過到了阿綿生活的這一時期,青山村的村民們家中,大多有一把傳承了幾代的鐵鍋了。
哪怕村里最窮的人家,陶罐總是有那麼兩個的,可以用來煮粥、煮水,也能活下去。
石板被淘汰是有理由的,加熱很慢,又會讓湯汁灑掉,並且弄熟東西所需要花費的柴火也更多。
青山村的村民們有人看到了孟馳堅提回來一個鐵板,一眼認定這絕對是阿綿娘子要的,可真奢侈——用了那麼多鐵,不知能打幾口鐵鍋了!
這孟三也真是的,怎麼一天到晚盡陪著瞎胡鬧。
孟家小院裡,孟馳堅躺在竹椅上,兩手枕在腦後,頗有興趣地看著自家小野人一頓搗鼓。其實沒成功也沒事,鐵融成鐵水再做其他的物件就是了,不過幾天勞力罷了。
小野人現在可不得了了,屁股後面還跟著一個小小野人,後者腦袋上頂著一片樹葉,趴在搖籃里好奇地看著。
「阿月,你看好了,我現在教你怎麼生火。生了火就可以把東西煮熟,肚子吃飽就能活下去。」
阿綿熟練的用火石碰撞,在松針上擦出火星來,很快就點燃了火。
小阿月見到火光,很興奮地拍手。
反正一個敢教,一個敢學。
阿綿搭了一個簡易的爐灶,將鐵板搭在上面,放了些菜油在上面。
隨後將準備好的,切成了片的豆腐放上去。
孟婧皺眉沉思,緩緩道:「阿綿,這跟炒豆腐有什麼區別?」
阿綿撓撓頭,用長筷子給豆腐一一翻面。
這下有點兒看出區別了,豆腐表面都煎成了金燦燦的顏色。
接著是重頭戲,阿綿準備了很多種調料,豆豉醬、醋、薑末、蒜末、鹽和少許番椒剁碎,將調料們按照不同的方式組合,一個個地刷在豆腐上嘗試。
「好香啊!阿綿娘子又做了什麼好吃的了?」在村中遊蕩的小孩們嗅著孟家門口那若有若無的香氣。
「還不錯誒!我還以為會外面焦糊了,裡面還是生的。嗯,平常燉豆腐都是要放水的,」孟婧嘗了幾個,「外面焦焦的,裡面還挺嫩。」
阿綿往煎豆腐上再撒了些蔥花——
要說鐵板有什麼好處,那麼就得說這瀰漫開來的白煙、滋啦滋啦的聲音、以及那股有些子霸蠻的香氣。
還真就有點吸引人不由自主地想嘗嘗,會是什麼味道的呢?
試做了兩次,阿綿覺得在風味上有獨到之處,外焦里嫩、咸香辣舌,做小吃是最好不過了。不過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
「用筷子翻面太慢了,而且一不留神就容易夾碎。還有油時不時會濺到。」阿綿用布做了兩個大口袋,束在手上,可是這樣幹活又不大方便。
於是她老老實實地把布拆了,將自己的手放在布上,用毛筆圍著畫了一圈,裁剪出四個布片,再縫起來做成手套,手腕口系上草繩,這樣一副簡易的手套就做好了。
接著在城裡找了木匠,做了兩個短柄的小木鏟,木匠師傅還以為她是要做玩具。
這一番花了不少時日,總算在秋收後準備好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7_b/bjZRh.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