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芳臉腫如饅頭、披頭散髮,對著阿綿惡狠狠道:「你得意了吧,看我這樣子心裡還不知有多高興。我鬥不過你……」
還沒離去的路人回嘴道:「你這話說的,大家好心救你,你還不領情。你的東家平日裡也沒怎麼你,是你自己老是說『女子要用心做活,否則要叫婆家打』之類的囉嗦話,這條街上誰不知道?」
「就是啊,怎有你這樣古板的老婆子?」
食街上的人們紛紛點頭稱是,大家一向覺得自己是很開明、頭腦很靈活的人,不然也不會在坊市的限制一突破,就想著法子的沿街設店。
沒有點膽量魄力誰敢出來開鋪開攤?沒有點家當誰會專程跑來嘗一嘗本地的名菜?
而這劉大娘,動不動就說些很不中聽的話,小娘子買支花都要撇嘴說句「真愛俏」,此前還打飯時缺斤短兩,是個特別不討人喜歡的傢伙。
劉大娘身經百戰,隨著年齡的增長早已逐漸意識到臉皮的無用,見沒人支持自己,一抹臉就想當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那樣。
這個世界太古怪了。
若在此前,在外頭哪有年輕人敢說自己。劉大娘不僅能罵得人抬不起頭,到時候就地一躺,吃虧的可就不是她了。
「劉大娘,你……」阿綿這會兒有點看明白了,「你是不是不想在我這幹了?」
她這時也有些生氣了,不干就不干,還鬧出這一出影響她攤上的生意。「我們簽了契的,你要是想走,跟我說一聲就是了,我便將錢結算給你。」
劉大娘唯唯諾諾,「東家,我沒想走,我剛剛就是……就是發了暑熱,才神智不清的。」
她不這麼說也沒辦法,畢竟眼瞧著其他家的東家肯定不會要自己,就算僥倖在找到工,那其他的夥計又不待見自己。
現在想來,還不如在阿綿這攤子上,好歹沒有其他人。
一個月還有五天能休息,不像別家一個月就休息兩日。
「可你暈倒前,還說我是黑心的東家,」阿綿皺起眉頭,「你把話說清楚,我哪裡對你不好了?」
「……」
劉大娘絕望地乾笑兩聲:「我那意思是說,小東家你每日就讓我幹這麼一點活,卻發我那麼多工錢,實在是太『虧心』了。我是身體有些不舒服,所以胡說了幾句,小東家你別往心裡去。」
阿綿打量著她的神色,緩緩說道:「你要是真的不舒服,就在家歇息兩日吧。」
劉大娘這下有點慌了,感覺自己鬧過了頭。
這在家休息的功夫,阿綿肯定是要再去牙行找人來試工,要真遇到了個合適的,肯定就不要自己了。
「我沒事,真的,好著呢!做這些就是順手的事。」
劉大娘咬緊牙關,堅持做起活來。
阿綿望著她的背影,還是有些煩心的。
晚上吃飯就吃了半碗飯。
也沒喝湯。
反而是將一塊方巾扎在頭上,一邊打掃雞窩一邊想著事。
小雞們見了她,總以為是帶來食物的人類,非常熱情的都拍著翅膀跑來。
阿綿假裝手中有食,到處揮灑,果然小雞們被騙得團團轉,一個勁的啄著地上的空氣。就這樣戲耍了它們一頓,阿綿這才心情好了。
她隱隱察覺到了劉大娘其實根本不喜歡洗碗。
那些什麼「自己年輕的時候在外做完工後,回家還特別喜歡做家務」之類的話,根本就是騙人的。
孟馳堅坐在院子裡修補著一個破了的竹簍,時不時地往雞窩那處瞥兩眼。
在「中暑風波」後,豆花攤總算消停了幾日。
一直到「下元節」,生意果然如宋東家所說,一日比一日好了起來。
阿綿發現炒腰花的反響並不好,主要原因是上菜太慢了,客人們懶得在這個小攤上等,就撤掉了這個菜品。
她將原先可以添加的熟五花肉片換成了鮮肉丸,這樣備料時要多費一些功夫製作,不過價格與此前相當,依舊是八文錢。
雖然只是一個小改動,但反響很熱烈,客人們紛紛覺得這樣「吃肉」的感覺更足了,滾在豆花湯中很有一種醇厚、紮實的滋味。
阿綿一鼓作氣,又增添了豆皮、冬瓜之類的配菜。結果是阿綿的小攤一到飯點,就有大排長龍的態勢,她帶來的木桌木椅上最多只能坐六個顧客,不少人都帶著自家的碗盆來打,裝好了再回家吃。
第141章 豆花攤篇(八)
下元節那天,本來阿綿一家是想著過節的。
這幾日是祭奠祖先的,城中會賞燈、祭爐神、在河裡放點上燭火的紙船。
但是宋東家告訴阿綿,慣例是賞燈會的出口就在食街的左側,是生意最旺的一天,這一日有不少鋪子會通宵達旦的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