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她愛聽的一種文叫做「老太太文」,雖然她認為四五十歲的主角並不算多老,七八十才應該叫老太太。不過這種文的劇情大抵是老太太辛苦半生,卻被不孝子孫們哄騙走了財產,隨後又將主角趕出家門,逼得老太太沒有活路,悽慘的死去。
接著當然就是重生了。
重回到過去的老太太可以彌補遺憾,狠狠整治並教育不孝子孫們,同時也帶領著整個小家族蒸蒸日上,過上好日子。
不過劉秀芳壓根沒把故事裡的劇情和自己所處的古怪世界聯繫到一塊兒。
那都是戲裡的事,做不得真的。
她在這個古怪的世界上,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全都已經成家。三個兒子互相推諉,老大說娘一向最疼老么,分家時貼補了老么最多、老二說我又不是大的、老三說十里八村的傳統就是老大養娘。
每家都是白天當著人前說得好好的。
背地裡就防著她,連個雞蛋都放在柜子里鎖起來。
差點沒把劉秀芳活生生餓死。
實在腿腳發軟,她這才不得不出來找個活做。阿綿若是不要她的話,怕是等冬天就撐不下去了。
「一個月七百文、五百文都可以。」
這比在市面上雇一個幫廚的價格確實低了不少。
阿綿想了想說:「先試工一個月,工錢七百文,幹得好的話一個月八百文。包一頓午食。」
第一次僱人,在牙人的見證下立好了雇約,說好明日就來上工後,又付了一百文作為牙人的佣金。
第二日有了幫工,阿綿果然輕省多了。
劉秀芳幹活很麻利,招呼客人、端碗洗碗擦桌是樣樣都幹得不賴。阿綿可以只用做菜和收錢,這樣一番提高了效能,讓小攤一天能多賣出一二十碗,很是可觀了。
她雖然還只是個小攤,但一個月賺得錢已經比鐵匠鋪多了。
鐵具雖說值錢,但打一口鐵鍋、買一把鐮刀,不消說都是父傳子、子傳孫的東西,只要沒壞,少說用個三代人的。
需求量某種程度上是比較固定的,這附近就這麼多人。
而阿綿的豆花攤已經是有一撥很固定的人群,隔三差五就去吃上一碗。
不過前段時間真是把阿綿熬瘦了一大圈,如今總算能歇息一會兒。忙過了午食的點,阿綿就和劉大娘一起收拾攤鋪,隨後她將錢匣裝進小包袱里,換上一個新的錢匣,再大致清點估算一下還剩多少食材,便跑去鐵匠鋪午休。
劉大娘呢,則就在這段沒什麼客人的時候,做自己的豆花飯吃。
阿綿不是那種很苛待僱工的東家,攤位上有什麼料叫劉大娘自己加著吃便好了,不浪費能吃完即可。
當然,她能這樣做的原因也有劉大娘的工錢比市面上(一兩銀子)低一些的緣故,這兩三百文算起來,夠在阿綿這攤位上點二十碗豪華版豆花飯了。
因此這一番是兩者都沒叫對方吃虧,甚至隱隱覺得自己這邊是賺了的。
「劉大娘,你在這看會兒攤子,我晚點過來。」
阿綿花了半柱香的時間跑進鐵匠鋪,孟馳堅接過她的包袱,「慢點兒,餓死鬼投胎了。」
「吃了一個月的豆花飯了,現在看到豆花就沒胃口呀。誒,今天虎子呢?」
「這幾天活少,讓他在家幫他爹曬糧食。」
阿綿左顧右盼,孟馳堅將她的錢匣放在柜子里,下午時他會連同著鐵匠鋪的銀子一起帶去錢鋪里換成銀子。
眼下兩人的錢其實已經事實層面的混在一塊兒了。
一來不能叫阿綿總是背著錢去錢鋪兌銀子,擔心有人眼熱紅火的生意,就此盯上她;二來如今阿綿能做帳本,每日賣了多少碗大約得多少錢,她心中有數的。
家中的銀子一併由身強體壯的孟馳堅保管,他專門打了一個薄皮的小鐵盒。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兩人還將兩個金元寶藏到了後院的雞窩下頭的地里。
雖說家裡是孟馳堅管錢,但是阿綿剛開始很擔憂他又大手大腳的亂花錢,所以三不五時地會看一看兩個帳本。
其實自她上次以為自己懷孕、兩人虛驚一場後,孟馳堅就吝嗇了很多。
早就不再當天做工當天花了。
每日開銷大約就花個五十文左右,主要是一家人的菜錢、零嘴等等。
「不過若是以後賺得太多,洲城那有一家很大的錢莊,我們可以將錢存進裡面。聽說不僅能保管本錢,每年還能多拿一點息子錢。」孟馳堅對著自家的小財神道。=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7_b/bjZRh.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