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童復現問題,發現尤其是老年人,並非人人了解按住講話鬆開結束的操作。
小組討論後,袁恆宇提出模擬「對講機操作」,優化微信的對話運用,結合秦琳加入語音播報提示,如「你現在可以說啦」/「請長按不鬆開」/「我收到啦!」,進行清晰提醒,達到全程指導操作效果。
最終,全員重構首頁UI,簡化成「一個大按鈕+語音播報」的完全版本,在蕭雲徊選擇的樣本當中進行最後一輪投放試運行,收穫高達百分之九十八的使用滿意率!
臨到項目申請書提交前的十月底,眾人肝到懷疑人生,奇怪的是,大家也燃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們都是一群學術世界的小小螺絲釘,都從未著手完整操作和實踐過一個項目,更不能設想,自己設計的項目,也許某一天,能幫助到一個或者多個,需要被看見的人。
這兩個月,每個人都不可避免被暖意所籠罩。
星港縣第一屆數字創業大賽如期召開,全縣一共有八十三個項目報名。
其中,由縣政府和繁星的青年創業班底共同選出三十個項目參加展示,袁恆宇及其團隊的「問與答——虛擬陪伴APP」當然是其中之一。
項目展示派出的是熱情洋溢充滿幹勁的大寫e人楊童同學。
他簡要介紹了團隊構成與任務分工,APP功能描述,問題產生與克服過程,甚至包括兩個使用操作的案例小視頻。
結束時,他慷慨激昂地說:
「這是一個致力於『讓沉默的人被聽見,孤獨的人被陪伴』的項目,我們想做一款溫柔、陪伴感強的AI產品,去回應那些生活在孤島上的人。」
「提問,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和勇氣。而我們的AI,希望照亮一盞燈。它也許不能解決你所有的問題,但它會耐心地傾聽你的聲音。」
「我們相信,每一個沉默的孤獨的個體,都值得被回應——既可以好好提問,也能被給予溫柔的回答!」
楊童發言結束,台下響起海浪般此起彼伏的掌聲,久久不能平息。
蕭雲徊依稀看見,趙鈺萍轉過身去,抬起手來,不著痕跡地擦去眼淚。
第122章
袁恆宇一早醒來,認真洗漱,整齊穿搭。
他昨天剛去剪了頭髮,清晨還要在鏡子裡悉心整理儀表。
因為他今天要去縣政府文化中心,參加2023年星港縣十佳青年頒獎大會,暨星港第一屆數字創業大賽社會影響力項目表彰大會。
前者,得獎的自然是他愛的人,蕭雲徊。
後者嘛,得獎人是他和他的團隊。
趙鈺萍在身後幫他檢查儀容,照常嘮叨:「上台領獎不要一言不發,要和領導握手,要說謝謝,還要面對台下觀眾,方便拍照。」
「知道。」他像從小到大那樣,悉心受教。
等這些幾十年如一日的嘮叨說完,趙鈺萍揪揪他的衣領,撥撥他的劉海,再拍拍他的肩膀,會心一笑,感慨道:「我的兒子,很精神,很優秀,很陽光,一直在努力地成長著。我徹底放心了。」
袁恆宇的父母,都是感情豐沛的人,他自小到大聽見的推心置腹發言不少,只是他漸漸嘗試去體會,這些發言背後的思想感情。
他愛的人,蕭雲徊,時常埋怨他是塊木頭,但他也會教他一些神奇秘法。
譬如,當媽媽突如其來誇讚他,當他不知如何回應的時候,擁抱,會是一種無與倫比的高效溝通方式。
他伸出手,將嬌小的趙鈺萍,他的母親,摟進懷中。
很快,他知道蕭雲徊的方法奏效了,因為媽媽的手緊緊地攀到他的背上,媽媽很欣慰地投入到他的懷抱中。
他還聽見媽媽說:「小的時候冷冷冰冰,長大倒是知道疼人了,天天抱抱,我都要嫌你煩!」
趙鈺萍嘴上嫌他煩,可是,她明明在他的懷抱中,那樣沉浸。
時間快到了,袁恆宇即將出門,母子倆只好結束今日擁抱,反正來日方長。
趙鈺萍叮囑的嘴又閒不下來,斷斷續續提醒:這個帶了嗎?那個帶了嗎?上台領獎別緊張!不要太過秀恩愛,都是縣領導,不要影響到你哥!
……
袁恆宇只好一一回應,帶了,知道,放心。
離開前,他一如往常走回自己的房間,打開衣櫃,衣櫃裡安靜地掛著一件九零年代風海軍藍廓形夾克。
櫃門打開,時空回溯,袁恆宇注視著外套,片刻,言簡意賅:
「爸,我去領獎了,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