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陽一入大學就是標準社會中流砥柱配置:老師喜歡、同學愛戴,GPA、獎學金、學生會多個抓手,一個也不落下。
蕭雲徊相比之下就沉靜很多,輕易間不顯山露水,和人講話總說半句藏半句。
林超前兩年也和其他同學一樣,覺得蕭雲徊這小子長得不錯、人也看似溫柔,但總有距離感,並沒有真正深入交往。直到大三一起進入一個項目小組合作幾次次作業,他發現蕭雲徊其實嘴硬心軟、責任感爆棚,從此才開啟了和蕭雲徊的友誼地久天長之路。
開始總是林超和李博陽、蕭雲徊分別吃飯。後來李博陽提議大家一塊兒吃,才有了所謂的三人格局。
就這樣,林超、李博陽和蕭雲徊的三角友情持續到大三快結束,李博陽突然向林超坦言,自己蕭雲徊已久。
從小直到大的林超,雖然對此震驚不已,但瞧著李博陽人品相貌都不錯,再瞅瞅蕭雲徊成長不易,便心甘情願當起了這個紅郎。
如此這般李博陽猛追、林超在一旁搖旗吶喊了將近大半年時間,蕭雲徊總算鬆口開始試著和李博陽兩人約會。
孰料李博陽畢業即翻臉,又說擔心家裡人接受不了他的性取向,又說要找穩定的工作考研考公務員現在不敢承諾那麼多,反反覆覆猶猶豫豫。結局是蕭雲徊快刀斬亂麻一場決裂,他們的好基友鐵三角中的兩人也變成老死不相往來。
林超甚至一直因為這事有些自責。
但蕭雲徊想得比他少多了,只是單純從襪子店中汲取經驗,明白一些由於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創業風險,兩個人買單比一個人買單的情況要複雜許多。總而言之,林超的一番豪言壯語後,蕭雲徊終於下定了決心,打算找個時間約慧姐談正事。
說時遲那時快,正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蕭雲徊又收到了袁恆宇從微信上傳來的新消息。
「我這兩周跑遍了杭州各大高校,找到工大正在招聘快遞代理。」
「工大位置很好,正好在大學城的中心,東起Z大,西接師大,南北還有技術大學和商學院。這邊派一個件有1.7元,比義烏高。大學生收發快遞也多,老闆沒有告訴我準確數字,只說每天500單以上肯定有。我查了一下,工大現在的在校生大約有至少一萬多人。承包押金需要十五萬人民幣。」
原來,袁恆宇最近說自己在研究快遞行業,是身體力行跑到杭州各大高校去開拓快遞點市場了。
蕭雲徊猜測他可能沒想到自己是先有了慧姐的快遞點這個機會,才動了念頭。蕭雲徊有點感動,感動之餘,竟然又陷入搖擺。
他不得不和林超重新談:「小宇說他在杭州找了個大學城中心的位置的快遞點,總共需要押金十五萬,但那塊地段很不錯,單量能比咱們現在義烏這個位置高上一倍可能。」
「所以呢?你動心了?」林超反問,也不得不交底:「問就是我覺得是個好機會,但哥們口袋翻個底朝天,只有這區區五萬塊。」
「小宇他還有三萬塊,應該可以救救急。」蕭雲徊突然想起袁恆宇那個信封,還被他保管在他衣櫃行李箱的深處。
他沉默了一會仿佛想起什麼,說:「實在不行,我還能從我奶奶那兒借兩萬塊。等我掙到錢立馬還給她。」他似乎覺得還不妥,又補充道:「我知道杭州消費和生活成本比義烏要高很多,如果你覺得不妥,我們再從長計議。」
林超聽罷,欲言又止了一會,終於忍不住問:「你和我說實話,你是為了杭州大學城中心,還是為了袁恆宇?」
蕭雲徊下意識反駁,嚴肅地說:「你以前開開玩笑我就不計較了,但現在說的是正事兒,你別把我往那方面想。我只認真和你討論:杭州還是義烏,十五萬還是十萬,預計盈利兩三萬每月還是一兩萬每月。還有杭州生活成本不確定的那些風險。」
林超思考了一會,腦子裡沒有明確的答案。說白了他不是一個拘泥於某地的人。
他確實有個創業夢,這就是為何他當初和蕭雲徊一拍即合殺到義烏。但是,現在要問他是否留戀義烏,他倒隨便,要問他怕不怕去杭州,有點怕,也有些期待。他想和兄弟一起開疆闢土。
他不得不換個方式再確認:「那你和我說實話,你是想去杭州,還是想留在義烏?」
這回換成蕭雲徊思考了。
平時擅長插科打諢的林超此刻也不再干擾,直到他聽到蕭雲徊終於做出決定:「準備好錢。我們,去杭州闖一闖吧!」
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