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雲徊回答:「人有時候啊,必須要用未來很遠的那根胡蘿蔔的甜味兒,吊著一口氣力,才能勇敢地踩進眼前腳底下那些坑。」
袁恆宇好像剛剛從什麼靜默星球被放出來一樣,對這個世界的問題無窮無盡。
蕭雲徊答應他,只要袁恆宇別干那種,趁著人家夫妻吵架時上去問一句「你們怎麼還不離婚」的缺德事,自己都竭盡所能好好回答問題。
日子一天天過著,生意也逐漸有了一些進展。
他們的出租房坐落在義烏青年電商創新園裡,到快遞點也就是五分鐘的事。蕭雲徊和袁恆宇每天送貨時,不免從其他的創業者那裡打探消息,也會和快遞點的老闆娘慧姐聊上兩句。
蕭雲徊便知道了很多人不是到外地去進貨,而是直接在1677上橫向對比、直接批發,這批發價格比到錦湖去找老闆拿貨還要便宜個一兩毛,而且發貨地正是他們簽單的地。如此一來,蕭雲徊的進貨渠道穩了,選擇也更從容了。
蕭雲徊建立了「爆款」概念。他會從1677上觀察哪些襪子批發銷量高,自己也跟著進這些款,銷量竟然陡增。他還觀察到,夏末秋初,一些厚襪子開始流行起來,船襪薄襪的銷量開始下降,如此一來,他也跟著及時調整。
於是,蕭雲徊店鋪里的第一款爆款襪子誕生了,單款單月銷量幾乎破千,還能帶動其他款的銷量。
他其實很奇怪為何這雙普普通通的白襪子,只是因為上面有個運動品牌商標,就賣得這樣好。無論如何,這對蕭雲徊這種才電商創業兩個月的新鮮人,已經是可遇而不可求。
隨之而來的,每天蕭雲徊和袁恆宇每天花費在電商創業的時間也在增加。
對比上次到錦湖,襪子的銷量又增加了至少有一倍多,蕭雲徊不得不隨時關注著客服,及時回應詢單客戶的問題。
袁恆宇則比之前要多花一倍的時間,填寫處理訂單上。
訂單一遍處理,蕭雲徊一邊填單打包。二人再一人一袋,扛到慧姐的快遞點。
為了不耽誤學習時間,袁恆宇索性一邊聽著英語,一邊分發貨,嘴裡還振振有詞跟讀。所以說上帝給他關上了人際交往之門,還會給他開啟時間管理之窗。
吃完晚飯蕭雲徊去烤串店開工,袁恆宇則再休息或者學習一會,有時也去烤串店幫幫忙。
蕭雲徊知道袁恆宇幹得辛苦,他許諾:「小宇,等我的店生意穩定了,就給你開工資。」
袁恆宇回:「我已經都幫你記在帳上了。等你穩定了一起給我結。」小子倒是一點不含糊。
去了慧姐那兒收發貨幾次後,一來二去便也熟悉起來。
慧姐有一個6歲的女兒小樂,剛上小學,成績不錯,乖巧可人,有時蕭雲徊和袁恆宇去收發貨,小樂會格外熱情地衝到門口,笑吟吟地說:「小雲哥小宇哥,歡迎光臨!」
慧姐懷著六個月身孕,她丈夫在杭州打工,有時一個月才回來一次。
慧姐一個人操持一個家,經營附近片區的快遞點,僱傭了兩個臨時工為她分發快遞點的貨。
蕭雲徊看她一個人操持辛苦,有時送完貨會幫她一會兒忙,袁恆宇也跟著一起。
一次,他們幫著慧姐理貨時蕭雲徊問袁恆宇,「你覺不覺得小樂有點像我妹?」
袁恆宇半晌沒回答,蕭雲徊才想著他是不是對他妹沒印象,打算提醒,下一秒兩個人異口同聲說:「蕭星星!」
「她經常送你奶奶做的飯給我們家,還問我數學題目。」袁恆宇說。
慧姐見縫插針地問:「你還有個妹妹?」
蕭雲徊答:「是,她今年高三,明年也要高考了。她說她也要考到浙江來,幫襯我創業。我讓她好好學習,別調皮搗蛋,就謝天謝地了。」
慧姐笑道:「妹妹都粘哥哥。」
蕭雲徊無奈極了,說:「沒辦法,誰讓這孩子小時候還特別愛哭,我老怕她被人欺負。上了初中以後倒是古靈精怪起來。之後就沒那麼操心了。」
慧姐感嘆道:「家裡還是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好,你看我,老公長期在外地,什麼都得自己來,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蕭雲徊點頭稱是:「我奶奶也是這樣把我和我妹拉扯大,不敢想有多不容易。」
「你爸媽呢?」慧姐問。
「我爸媽在我很小時就去深圳打工了,就留下我奶奶、我和我妹在家裡。這一個老,一個小,都是我放在心尖上的人。我自己當年又是個小孩,心有餘而力不足,好在現在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