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他個人的舊物件,也在港內。
沈青楓接受一切事務後,姥爺身體情況每況愈下,與江嶼容沒相處多久就溘然長逝。
即使感情不深,但江嶼容敬重母親和姥爺所作出的所有奮鬥,每隔三年的祭祖都一定會到場。
既然現在已經結婚,江嶼容和徐懷袖是一家人,自然要一起。
之前徐懷袖鬧彆扭,沒留多少時間在北京的家中收拾,因此他們馬不停蹄,從老家回去就立刻飛去了香港。
老宅內。
沈家祭祖並不是會對外公告的事件,因此不需要請多少人,加之程序繁瑣,需要家主全權打理。徐懷袖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在上香時一同點燃香柱即可。
在得知江嶼容沒事後,沈女士繼續進行自己的旅行,並沒回來。
她為了這個家付出半輩子的經歷,此次祭祖不曾錯過,一朝退休,斷然不會放棄剛剛到手的自由。
因此祭祖一事,最費心力的就是代理家主的江嶼容。
徐懷袖除了和香港幾家公司洽談合作之外,剩餘的更多時間竟然是在短途旅行。
幾天下來,逛了不少地方。
江嶼容又累得瘦了一圈,穿著祭祖長袍,固然身材頎長賞心悅目,但看著也像是要飛走了似的。
直到祭祖當日,徐懷袖走完相對輕鬆的流程,就在老宅里散步。
誠然,山上景色不錯,一覽細碎燈光星點,但再漂亮的景色看多了也會乏味。另一角近一些的燈光是祠堂內部還沒有徹底撤掉的祭祖設施,江嶼容可能要忙到深夜。
徐懷袖走進屋裡,宅子裡沒什麼人,她總覺得空蕩蕩的。
二樓靠近藝術室和瑜伽房的拐角處的門一直掩著,白天徐懷袖不在,晚上這裡不開燈,也看不見,今天由於祭祖燈火通明,徐懷袖恰好看見了那間留著一條縫隙的門。
管家正在檢查她身後廊角的博古架,紅木落了些灰,是負責灑掃的人疏忽所致。
聽到徐懷袖詢問,他穩步走過去:「夫人,你是說這間房嗎?」
徐懷袖點頭:「怎么半掩不掩的,是有什麼說法嗎?」
「啊,」管家笑說,「不是那樣,是早上先生來過,可能忘記關門了。家中的傭人平時不會動這間屋子,沒有命令連門都不會碰。」
「哦。」徐懷袖收回手。
quot但是夫人您沒事的,quot見徐懷袖準備離開,管家趕緊補上後面的話,「先生早就說過,所有地方您都可以自由來去。家中任何區域都屬於你們兩個人。」
徐懷袖在管家殷殷期盼的眼神中明白了。
這就是江嶼容給自己留的門,看見了就進即可,即使不進去,大概下次江嶼容也會想法子讓自己進去。
徐懷袖推門進去。
這裡是江嶼容過去的房間。
說是房間,其實是套間,裡面有起居室和套間的客廳,但剛好的古樸又不失輕盈感的裝修,不壓抑、不擁擠、也不空曠。能看出家長在裝修這間房子時對孩子賦予了怎樣的愛意。
江嶼容從小到大,較為私人的東西都在這間屋子中。
內室專門設了多寶閣,按年齡擺放著兒時那些童年最愛的玩具。童年時代的器具由家人安排,圍繞著抓周抓到的一隻綠色的翡翠。
少年時代的陳設與之不同,大概是江嶼容自己放置的,他沒有圖案設計,只是按空間放著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但是並不多,有動物木雕,有漆畫的扇子,還有一本已經翻翹邊了的中國地理圖冊。
徐懷袖在管家強調聲「您想看什麼都可以」的聲音中打開了書頁。
位於她家鄉的那幾頁被翻得起了毛糙的邊,鉛筆留下的痕跡深淺圈在上面,隨著她隨年齡的不同而流動的行跡一路畫到北京。
這是一本涵蓋了地理和每到一處當地的介紹和人文風情的書,因而非常厚實,堪稱百科全書。
別的地方也有翻閱痕跡,但都不如那幾頁明顯。
這本書被放在13歲左右的年齡段。
徐懷袖心中騰地升起疑慮。
第57章
初中的東西不多, 其餘的沒有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高中年齡段期間,除了幾本《花圃藝用大全》之類的書,徐懷袖發現上面出現了很多木雕刻章。
很小, 也不太精緻, 大概是課餘放鬆的產品, 有木章,深深淺淺印泥的痕跡,字跡與日常所用略有差別, 因為刻印需要完全對稱,徐懷袖只是覺得有些眼熟而已。
這樣的章不少, 後面還有一些兔子樣形狀的平面章刻。
雖然沒有很明顯的表露,但江嶼容似乎真的很喜歡兔子。
這些章在一個方盒中碼得整整齊齊。印泥倒是上好的龍泉印泥,顏色鮮亮, 團成個球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