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管他們是不是停薪留職,大山沒有在那邊……」
「三弟不是還在那邊嗎?」蘇亞梅道,「要是三弟……」
「不用你操心。」蘇母道,「你三弟沒有了這一份工作,也能找到工作。」
蘇母一點都不擔心兒子,蘇父現在在私人工廠做得挺好的。蘇父的工資比以前高多了,原先的單位有問題再找蘇父過去,蘇三哥在單位的工作很穩定,工廠沒有讓蘇三哥停薪留職。畢竟單位有一些技術性的問題找不到其他人解決,只能找蘇父,蘇父的能力強。
衛大山沒有再在單位做臨時工,別人也不好說蘇父什麼。
曾經舉報蘇父的人被發現了,那個人跟蘇父的關係還是可以的,誰都沒有想到他竟然去舉報蘇父。蘇父曾經教導過那個人一陣子,算是半個師父。蘇父知道後,他沒有去責備那個人,沒有跑到那個人的面前,那個人被停薪留職了,不是蘇父給廠里施壓,是廠里自己決定的。
最近,廠里又有大的人事調動,新領導過來要大刀闊斧改革,要把工廠從生死邊沿挽救回來。那麼多人工作的工廠,不能說倒下就倒下,還是得革新,得堅持下去。
蘇母聽蘇三哥說了幾句,蘇三哥還在單位工作,他得多關心一下那些消息。蘇三哥的意思是那些事情基本影響不到他,真要是影響,那是他能加工資。按勞分配,還有就是技術高的人,能獲得更多的工資,各方面改革,廠里的設備要更新換代,薪資結構要做出調整,工廠不需要很多員工,讓一部分員工停薪留職。
廠里的員工除了主動停薪留職的,還有部分是廠里直接點名的。首先讓停薪留職的是歲數大的可替代性強的人,讓他們給年輕人讓位,他們回去家裡帶帶孩子什麼的。家裡困難的人,可以先留下,家裡沒有那麼困難的,先回去。
蘇三嫂工作的單位倒是還好,食品單位,大家都要吃的。有一些食品價格上漲了一些,還是很受歡迎的,沒有一下子被替代。但廠里不像是以前招收那麼多員工,也縮減招收的員工了。
「你們開早餐店,好好開。」蘇母道,「用心一點。」
「用心了。」蘇亞梅道,「您嘗嘗看,我們自己調的餡料,很好吃的,比外面那些人賣的好吃多了。」
不是蘇亞梅自夸,她去買過別家的包子饅頭,不只是買過一家。他們對比過很多家,得確定自己家做出來的早餐好吃,不好吃,那得要賠錢的。
「我們都是早早買了食材的,都是新鮮的食材。」蘇亞梅道,「為了做好這些東西,我們一大早就起來。別人還在睡覺的時候,我們起來做吃的。」
蘇亞梅覺得自己非常辛苦,為了賺錢,早早起來,晚上得早點休息。孩子又還小,孩子還會鬧。蘇亞梅只能讓蘇母幫著多照顧一下孩子,他們夫妻兩個得休息。
蘇母幫蘇亞梅帶孩子,孩子晚上在蘇家睡覺,蘇三嫂夫妻帶著他們自己的孩子睡覺。反正孩子晚上都會吵鬧的,蘇母沒有工作,睡眠淺,她能帶帶孩子。蘇三嫂夫妻沒有怨言,他們想至少蘇亞梅願意去做事情,省得要家裡補貼他們。蘇三嫂也更願意自己照顧孩子,這是她的第一個孩子,估計也是唯一的孩子。
計劃生育了,蘇三嫂夫妻都在國家單位工作,違反計劃生育,要被開除。蘇三嫂夫妻都沒有想著被開除,生一個孩子就好,一個男孩,不需要再生一個,要是生了一個女孩,他們可能會準備再生一個。
「做哪一行都辛苦。」蘇母道,「之前,讓你去洗菜,你說要經常碰水,不想做。你男人當搬運工,你又覺得要搬運很多重物,他又摔傷了腳。不說你們,你小妹在讀大學,她都得想辦法先去建築設計研究院工作,哪怕不是正式的員工,做一些雜活,她都得要去。」
「媽。」蘇亞梅道,「我看小妹工作不工作都可以,未來妹夫有錢,養得起她。」
「還是得有自己的工作,自己手頭有錢,想買什麼都可以。」蘇母道。
「未來妹夫不可能不給小妹錢的。」蘇亞梅道,「我看小妹有不少新衣服,新裙子都好幾件。」
「現在是願意多給你小妹花錢,以後的事情,誰知道呢。」蘇母道,「別折斷自己的翅膀。」
「你們是有福不知道享,還要辛辛苦苦工作。」蘇亞梅道,「要是我,我直接坐在家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多好啊。」
蘇母瞥了一眼蘇亞梅,蘇亞梅就知道用嘴說。
「媽,您嘗嘗包子。」蘇亞梅道,「奶奶呢?」
「你奶奶去溜達溜達。」蘇母道,「趁著娃在睡覺出去。」
衛姍姍還好,她懂得幫著照看一下孩子,讓蘇母蘇老太太省心不少。衛姍姍小小年紀就很懂事情,她敏感地感覺到周圍的人在乎兩個娃娃,一個是她表弟,一個是她親弟弟,衛姍姍跟著照顧弟弟,大人還會誇讚她。
蘇老太太年紀大,身體有些遭不住,她要出去走動走動。晚上的時候,也不用蘇老太太照顧兩個小的,衛姍姍跟著蘇老太太休息,衛姍姍也不作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