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如芸的大哥回來了,許母十分高興。家裡不夠房間住,許如芸只能騰出房間睡在客廳,一個人睡慣了,這個時候睡客廳還是有點不習慣。許如芸為了多賺錢,她把賺來的錢拿去進貨,沒有去租房子,準備趁著過年期間多賺一筆,等過完年再去租房子。
「可盼著你們回來了。」許母紅著眼睛,「來,來,來,快進屋,先吃點東西。」
蘇雪晴是正月十六生日,蘇亞梅的兒子在正月十四出生。蘇亞梅在醫院生的孩子,蘇母趕了過去,蘇母在產房外等著蘇亞梅生孩子。蘇亞梅是順產,非常順利,沒有受難,不像是生衛姍姍的時候生的時間長。這讓蘇亞梅越發覺得兒子心疼她這個親媽,她更加看重兒子。
衛大山早已經給孩子取了名字衛耀祖,光宗耀祖。
蘇小姑姑過來送雞蛋的時候,余家超的妻子還真跟著蘇小姑姑一起。朱寶茜生怕自己吃虧了,不願意多出錢。
時間很快到了五月底,蘇三嫂生了一個男孩。在蘇三嫂還沒有生的時候,蘇亞梅多次問蘇三嫂肚子裡孩子的性別,說蘇三嫂怎麼不去查查,說蘇母不是認識吳護士長麼。
蘇亞梅得意她生了一個兒子,故意炫耀的。蘇三嫂懶得理會蘇亞梅,自己生男孩生女孩都好。
「生兒子好,計劃生育,生了女兒,就不能生了。」蘇亞梅道。
去年,計劃生育被寫進憲法,各地陸陸續續地嚴格地執行計劃生育的政策。
余國超夫妻回城幾個月,他們還沒有找到穩定的工作,平時做一些零工混口吃的。余國超夫妻想讓蘇小姑父把工作讓給余國超,這樣一來,余國超有了工作,這日子也能好過。
「爸,您早點退下來,國超頂上去,國超會孝順您的。」余大嫂道,「我都打聽過了,這政策說變就變的,指不定以後,就不讓頂工了。趁著還能頂的時候,您讓國超頂上去,多好啊。」
余大嫂知道在城裡生活有多艱難了,兩兄弟分開吃飯,蘇小姑姑夫妻跟著余家超夫妻吃。這意思很明顯,蘇小姑姑夫妻以後要跟著余家超。
蘇小姑父緊皺著眉頭,他把工作給了老大,老小必定不可能再讓他跟妻子待在一起吃飯。老大欠了那麼多錢,老大手裡必定不可能留有錢。
「您工作這麼多年,也辛苦了。」余大嫂道,「讓國超頂上去,您也能歇歇。」
余國超夫妻沒有辦法讓蘇雪晴對象給他們安排工作,他們盯上了蘇小姑父的工作。余家超早已經跟蘇小姑父說了,說余國超欠了很多錢,就算余國超有工作都得還好幾年。
「別想著我的工作。」蘇小姑父直接道。
蘇小姑姑到蘇家,在蘇三嫂生了孩子兩個月後,蘇母把工作讓給蘇三嫂。蘇母在家帶孩子,衛大山還跟蘇母學習了一段時間做包子。衛大山正準備從工廠離職,不再當臨時工,準備去包子賣,除了包子,還有煎包、魚丸。
為了能學好這些,衛大山不僅僅是跟著蘇母學習,還在蘇父蘇母的安排下跟著專業的人學。衛大山現在做這些東西做得像模像樣,味道還挺好的。
蘇母終究沒有打算自己開包子店,家裡有老人有孩子,蘇母走不開。蘇母偶爾去包子店幫幫忙還行,要她每天早早起來去包子店忙碌,家裡的事情沒有人做不行。
「你們家大女婿有工作,你都不用操心。」蘇小姑姑嘆息,「國超到現在都還沒有工作。」
「回城的時候,就該想到會這樣。」蘇母道,「別說國超,亞梅她男人也要從工廠離開。」
「離開?」蘇小姑姑錯愕,「不是說哥他辦退,大山能繼續在那邊幹活嗎?」
「工廠效益不好,沒有那麼多東西搬。」蘇母道,「他們上個月也就搬了幾天的東西,大半個月都沒有活。他又是臨時工,再待著也沒有意思。他趁著那個時間去學習廚藝,準備賣包子。」
「他……你們沒讓雪晴對象給介紹工作?」蘇小姑姑問。
「怎麼介紹?大山只有一身力氣。」蘇母道,「他能幹的活,別人也能幹。別人幹得好好的,不讓別人干,讓他幹嗎?總麻煩雪晴對象不好,還是得自己找出路。你來,是有事嗎?」
「沒……」蘇小姑姑原本想問蘇雪晴對象能不能幫著介紹對象,她聽到了蘇母的話,這讓她怎麼好意思再開口。
「亞梅現在好了一點,有了兒子,知道要幹活了。」蘇母道,「只有一個女兒的時候,她當她的女兒遲早要嫁出去,不用她準備彩禮錢,她懶懶散散的。現在,她都懂得幫著捶打魚丸,也不說辛苦。」
不只是蘇母這麼覺得,就是蘇雪晴都覺得蘇亞梅的變化很大。
「要說不好,她眼裡只有兒子,沒有女兒。」蘇母道,「我們也不指望她多關心姍姍,等他們去賣包子能賺到錢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