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娘說完又想起什麼,試探道:「你還是住你自己的房間吧?」
柴文婧點頭:「那當然啊。」
家裡的房間剛好夠。
老闆娘盤算著,母子倆各自住一間,就安排挨著住好了。
還好當年修房子準備開民宿,自住房修得特別大,這麼多人也住得下。
老闆夫妻上樓收拾房間。
柴文婧帶著男友和男友媽媽去廚房燒點熱水簡單洗漱。
唐黎把找回來的物資放在廚房堆了一堆,裡面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有,竟然還有些新鮮果蔬。
她放下之後隨手從裡面拿了個蘋果沖了沖就開始啃。
柴文婧路過的時候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這個表妹她確定沒見過。
想起之前對方說這些物資是她今天出去自己找的,她又偷偷打量了一會兒。
枝城的大暴雨是當天凌晨才停的。
而他們從其他地方趕過來,有些城市的暴雨停得更早。
混亂並沒有隨著暴雨的停下而平息,倒是人們在發現洪水絲毫沒有要退去的跡象,心中越發恐慌,爭奪物資的衝突隨處可見。
她這小表妹能自己去城裡找物資還安然無恙地回來,有點東西啊。
柴文婧托著手肘一手摩挲著下巴,表情若有所思。
第35章
暴雨停後的第二天。
老闆帶著工具上了房頂,研究冰雹造成的損毀,一個大洞造成兩個房間開天窗,除了要修補天花板和圍牆,還得把屋裡被砸穿以及進水後泡水其他家具換掉。
除此之外,自住房, 院牆, 花壇等等也都需要一定程度的修繕。
統計完之後,老闆把需要的材料列了個清單。
又過幾天,民宿樓的住戶們都陸續搬走, 房子重新空出來,裝修事宜就要立刻提上日程。
六人在勉強休整好的院中涼亭里開了個簡短的小會。
烏連山要成立避難基地的事已經傳開了。
暴雨停了快一個星期,洪水愣是沒有半點要落下去的跡象,許多地方原本渾濁的積水開始沉澱,逐漸變得清澈。
據外出尋找物資的人傳出的消息, 被淹沒的城區就跟那著名的水城似的。
許多人難以置信,可還是只能接受災難並未真正結束的事實。
避難基地主要是收容那些失去家園無處可去的災民, 像民宿老闆這一家有自己住處的, 就可以完全自力更生。
開這個小會的目的就是研討一下民宿重開的新經營方式,以及共同生活需要遵守的規則。
畢竟說到底, 六個人嚴格來說是三方主體。
老闆夫妻和柴文婧是一家三口,譚恆和他媽媽是一家人,唐黎頂著老闆娘侄女的名頭,其實並沒有什麼關係。
柴文婧說:「我去問過了,等基地方建起來,會想辦法恢復供電,周圍的住戶都可以申請加入基地的電網,就是需要交納一定的糧食。」
「這是應該的, 咱也不能白嫖。」
老闆跟著道:「基地收容災民是免費提供住處的,但都會安排工作,按勞分配。肯定有人不願意住基地,跟咱們一樣想自力更生,或者出去找物資維持生計,民宿重新開起來,目標客戶就是這類人。」
唐黎對此深有感觸。
無論何種境地,總有一些人能過得比大多數人都好。
避難基地建起來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好事,一窮二白地逃到這裡,說要重新開始生活又談何容易。
基地的存在至少給這部分人指明了方向。
而其他人,如果有不依靠基地也能把日子好好過下去的本事,在哪裡就無所謂了。
柴文婧掃了眾人一圈,說:「大家要長期在一起生活,我就不拐彎抹角的了,分工合作,每個人都按自己的意願和能力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一起努力把日子過好。」
唐黎抬了抬手,表示有話要說:「分工具體是指哪些方面呢?」
開這個會之前老闆一家三口就商量出個大概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6_b/bjZQs.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