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梓若暗道,王應麟是南宋的著名學者、教育家、政治家,這個時空可未聞其名。
她只好為其編個身份。
「他是我老師的老師之一,是一位隱士。」
掌柜的肅然起敬。
「能寫出如此朗朗上口,又深含大義的啟蒙讀物,必是一位大儒!」
「等等!」
「你說,你老師的老師不止一位?」
掌柜的滿面驚愕,又期待不已。
顧雲淮也滿懷探究的望向張梓若。
張梓若笑道:「我的老師說,他曾經到過一個地方,繁華,富足,安寧。
在那裡,人人知書達理,豐衣足食,十分好客。且老有所養,幼有所依。
他以為自己到了桃花源。
但那個地方比書中描寫的桃花源還要美,風土人情文化,無不令人驚讚!
且有學識者眾多。
他便在那裡求學。
學到了不同人教授的學問。
可有一天他去河邊打魚,不小心掉入水中,游上來後,便再也找不著那個地方了。
他終其一生都想要回到那個地方,四處遊歷,只為尋找。
只可惜,直到去世也未找到。
我只是僥倖救過他,他便將自己所學教授於我。
這《三字經》正是他教我的啟蒙讀物之一。」
因為《三字經》中包含有歷史典故,所以,交給掌柜的這本書,張梓若做了一定的刪減。
刪去這個時空沒有的歷史事件,或融合本時空史料人物,做一定的改動。
讓這本書更契合這個時空。
看掌柜的反應,改動結果應當是可以的。
掌柜的激動道:「不知在下可否能看看其他的啟蒙讀物?」
「自然。」
張梓若拿出《笠翁對韻》和《增廣賢文》的書稿。
掌柜迫不及待地翻開,邊看邊點頭,還時不時的拍案叫好。
引得齋中讀書之人紛紛看來。
有人認出張梓若,雖好奇,卻並未靠近。
只是隔一會就瞅一眼痴迷書稿的掌柜。
掌柜的拿著書稿,愛不釋手。
「好書!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尤其是這本《增廣賢文》,將人世間的道理歸納得極好!極好!
非看透世事的大智大慧者,絕寫不出這樣的文章!」
張梓若笑道:「我老師說,桃花源里有一句話——學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
掌柜的傾身靠前,支在櫃檯上,雙目放光道:
「《增廣》想必就是這本《增廣賢文》,不知《幼學》又是何等神妙之書?」
張梓若宛然一笑,「另一本叫做《幼學瓊林》。
包括天文地理、器用製作、鳥獸花木、文事科第、風俗禮儀等等多方面的內容。
只是尚在整理當中,此次未曾帶來。」
掌柜的為之扼腕,「如此神書,恨不能一睹為快!」
張梓若笑道:「下次自有機會。」
《幼學瓊林》是一部經典,但其中有一些內容,以現代的觀點來看,是不合時宜,甚至錯誤的。
要拿到這個時空來,也必須慎之又慎的對內容進行審閱,修改。
面對掌柜的催促,她說道:「我會加快整理文稿的速度。
但是我有學生要教,要讓他們每人有一本,單靠抄寫是供應不上的。
且手頭拮据,沒有這個條件。
只得將老師所授整理成文,來此刊印。
掌柜的,你看這幾本書可能得你青眼?我的學堂可否能多些進項?」
「自然!自然!」
掌柜的笑容洋溢,「這幾本書,假以時日,名聲絕不在目前的啟蒙書籍之下!」
「張娘子,請隨我到裡間去詳談。」
掌柜的小心翼翼收起文稿,呼喚店內夥計,讓他上茶。
張梓若和掌柜的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終於定下了書齋購買這幾本書書稿的價格,以及將來加印時,要付給張梓若的錢款。
掌柜的對這三本啟蒙書籍極為看好!
張梓若收入紋銀六百多兩!
待要買紙的時候,掌柜大手一揮,直接送她。
「只求能早日一讀《幼學瓊林》。」=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6_b/bjZQv.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