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匆匆應了聲,再垂眼時,對面的下一條消息已經彈了過來。
Zac:【他說,有個朋友可能會介意。】
第21章 《是誰在唱歌》(四)
葉奈以往在演唱之前, 都會習慣性地先把歌過一遍,以便提前進入情緒。但這次馬上都要上場了,他的思緒還停留在易行知那句話上。
有個朋友會介意?說的是他嗎?
他倒確實膈應這事, 但在易行知那兒,他算得上朋友嗎,還是這種會因為他拒絕代言的朋友?
又或者,易行知還有其他跟歷萬有過節的朋友?
這麼一想, 葉奈才發現, 他對易行知其實不算太了解。
在《衛冕之戰》里, 他還可以說易行知也就和他走得近點,跟他說的話比跟別人說的加起來還多。
但脫離這個節目, 他其實並不清楚易行知的人際圈, 只是根據他的性子,猜測他在樂隊解散後就獨來獨往, 跟很多人都斷了聯繫,否則也不會找到上次那個勢利的錄音師。
至於還有沒有其他的朋友,他就一概不知了。
舞台的燈光已經熄滅了, 葉奈往台上走去, 遠遠能看見易行知一身白衣安靜地站在那里,在黑暗中依然醒目。
他知道,當燈一亮,他們共同編曲的前奏就會響起,他們第一次的正式同台也將就此展開,而全場都在為之翹首以盼。
這一刻, 所有的疑問都暫時淡去,每往前走一步,葉奈腦中的雜念就消散幾分。
易行知側身轉向他, 在昏暗的光線和層層疊疊的面紗下,葉奈看不清他的神情,可在他身邊站定,心卻神奇的安定下來,好像回到了前幾天彩排的光景。
與此同時,前奏響起,仍然沿用了原曲的旋律,只是變換了樂器,採用了低潤的古箏,間或夾雜著幾聲深沉的古琴。
傳統樂器的加入為歌曲增添了國風的韻律。
燈光如流水般在舞台上起伏波動,一聲竹笛奏畢,葉奈起了頭:「時光穿不斷流轉在從前,刻骨的變遷不是遙遠……」
他很少唱這種舒緩抒情的風格,但如山澗般乾淨清透的嗓音與這古風詞曲頗為貼合,一開口就贏得觀眾一片掌聲。
「記憶是條長線盤旋在天邊,沉浮中以為情深緣淺……」易行知接著唱第二段,他又一次調整了聲線,如淙淙流水般清潤,令觀眾再度發出讚嘆。
到了副歌合唱,悠揚的笛聲和輕重變換的鼓點融合進來,背景音中穿插著風聲呼嘯與刀劍碰撞之聲,增加了幾分動態的畫面感。
兩人的聲音重疊在一起,葉奈的音色清晰分明,尤為突出,易行知的和聲則更為醇厚,如同托底的綿綿雲層,溫和地包裹著主音,呈現出豐富的層次感。
葉奈起初打算由他來唱和聲,認為易行知那麼出彩的音色條件,應該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但易行知堅持讓他唱主聲部,說他聲壓強,更容易突顯,形成一抹亮色。
葉奈一開始還不情願,後來合了一次,發現易行知雖然是樂隊主唱,但和聲技巧也很在線,合唱的效果完全超乎預期,這才定了下來。
這場的舞美和背景其實非常簡潔,大概是節目的側重點在於對嘉賓的猜測,只做了一點簡單的聲光電。
但是兩人身著古裝,聲音一合,再配上精心編排的新曲和能勾起回憶的歌詞,還是讓觀眾感同身受,仿佛隨記憶中的角色跨越了生生世世,體會到了那份永不磨滅的刻骨深情。
「回頭看不曾走遠,依依目光此生不換。」此前彩排時,葉奈因為蒙著面,無法跟對方對視,沒有進行過任何互動。
可現在唱到最後一輪副歌,他忽然就覺得情緒到了,情不自禁地轉過頭,朝易行知那邊看去。
本以為迎接他的會是一個紋絲不動的側臉,沒想到易行知也已經轉向了他這邊。
雖然別說對視了,就連對方的眼睛都沒能看見,但這一瞬間,葉奈莫名感覺心臟猛地跳了一下。
易行知是早就看了過來,還是也恰好在唱到這一句時才轉過來的?之前排練的時候,易行知也曾這樣看向他過,只是他從來都不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