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2 / 2)

「是啊大王,發六十萬甲士,千里轉糧,民疲於道路,餓殍載道,此非仁君所為。」

「且楚為周室封國,秦滅同姓,毀先王之制,是為無道!」

「大王,武力征服無法長久,應該以禮樂教化懷柔遠人才是。」

「大王,民間流傳一句歌謠——秦人弓,楚人淚,六國畢,四海沸。戰爭應該是仁慈的,不該濫殺無辜。」

……

這群人絮絮叨叨,都給嬴政氣樂了。

身子前傾, 眯著眼睛看向說話者:「寡人是不是給你臉了?」

儒生:「啊?大王的臉好端端長著,沒有給我啊。」

嬴政沒忍住笑出聲。

儒家學者一看,還以為大王同意他們的說法,諫的更加起勁。

淳于越想,人活一生,要麼求名,要麼得利。

這可是千載留名的機會,他不能錯過。

視線四處搜尋,沒看到手持平底鍋的女子,心中鬆口氣,上前一步道:「大王,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單純依靠武力或許會重蹈夏桀、商紂覆轍。

臣以為,可將楚國作為藩屬國,並不一定非要滅掉。若大王恃強滅之,恐失天下人心!」

嬴政正準備讓人把他拖下去,賞幾個嘴巴子就好了,省的夷寧不再老唱反調。

忽然想起兒媳說過的掄語,眼睛一眯有了主意。

「淳于僕射啊,你也是苦讀聖賢書之人,身為聖人接班人,怎能忘記他曾說的一句話。寡人這麼做,也是因先賢教導啊。」

淳于越有點懵,大王主動發起戰爭,是聖人指使的嗎?

他忘記哪句話,自己怎地不知。

跟個愣頭青似的問:「大王說的哪句話?」

嬴政:「君子不重則不威。」

這句話是孔子對君子修養的核心要求之一。

淳于越喃喃自語:「君子若不自重,其言行易流於輕浮或虛偽,難以建立穩定的影響力。」

這跟大王伐楚有何關係?

他問出心中疑惑,嬴政「嘖嘖」兩聲,表情嘲諷:「寡人開始懷疑,你的博士之名徒有虛名,連這句話都不知。」

「君子不重則不威,聖人都說了,動手就要下重手,不然樹立不了威信!」

淳于越:啊?聖人原來是這個意思麼?

這該死的詭辯論,他想起被那個女人支配的恐懼。

再看眼大王,怎麼感覺倆人越來越像?

淳于越默默後退,不再針對伐楚一事發表意見。

嬴政詫異的看了他一眼,這小子怎麼回事?才交手一個回合就認輸。

嘖,玩不起。

沒意思。

他都聽兒媳說了,扶蘇接觸掄語好幾天後,才慢慢改變心中想法。

以前覺得好大兒容易被帶歪,人家說什麼都信。

現在看來,淳于越才是笨蛋,連交手都不敢。

嬴政抬頭望向屋頂:「人生寂寞如雪啊。」

很快他就不寂寞了,伏生上前一步,唾沫星子橫飛,都噴到茅焦臉上。

第238章 楚國滅

「大王,楚非蠻夷也。自鬻熊佐文王,至屈原作《離騷》,楚之文明冠絕南方。

若大王滅其國而毀其史,則《三墳》《五典》之遺,鍾儀之樂,誰復傳之?

臣請大王伐楚之日,令軍士勿焚楚宮典籍,仿周人存殷禮故事。

如此,天下士人必感大王存文之德!」

淳于越詫異的看眼伏生,覺得這老小子變聰明了啊。

不談軍事政治,專注文化保護。

這麼說總沒錯了吧,大王肯定找不到抨擊的點。

伏生說完做了跟淳于越一樣的動作,目光四處搜尋,沒發現那個身影,安心許多。

自扶蘇公子娶親,蒙大人開始上朝後,儒生群體屢屢受挫。

打也打不過,說也說不過,熬的頭都禿了,終於把人熬走。

現在,就是他們大展拳腳、勸誡大王施以仁政的好時機。

聽完伏生的話,嬴政頻頻點頭:「你說的很對。」

伏生眼中盛滿得意,他就知道大王是通情達理之人,沒小人在身邊,肯定接受他的勸誡。

卻聽嬴政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啊。」

伏生附和:「大王言之有理。」

「你也覺得寡人說的對?」

伏生細細思索這句話,作為一個士人、一個君子,必須要有寬廣、堅韌的品質。因為自己責任重大,道路遙遠。

大王這麼說,肯定把自己當成君子看待。=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5_b/bjZPs.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女攻/总攻】肉浪翻飞 学长他和想象中不一样 姜四娘重生日常 高中生被肏日常(乱伦np) 因果缠(又名徒儿真棒)师徒np 傀儡 尝试减压的肉短篇(可能有中篇) 小千岁 糟糕!新买的机器人和哥哥共感了(骨科1v1) 系统每天都强制我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