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挑,還會吃。
但從這點可以看出,秦王確實以人為本。
記得那時胡亥公子挺受寵,蒙家女餵他吃糞都不懲罰,只為幫奴隸討個公道。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秦王政再一次做到。
心中暗暗點頭,反觀韓王,張良不得不說一句,王與王之間是有差距的。
韓王為討好他國使臣,強征民間女子。
當時使臣訪韓索要韓妹百人充後宮,韓王下令全國徵選,官吏藉機勒索黔首。
貧家繳不出免女稅者,女兒被強行帶走。
貴族交錢可豁免,最終送入秦國的多為平民女子。
民間流傳一段歌謠「韓王媚虎狼,割肉飼咸陽」,諷刺極了。
有段時間韓國財政枯竭,韓王欲鑄奢華禮器。
以「鑄鼎鎮國運」為名,下令收繳民間銅器。
黔首炊具、農具皆被征繳,違者以「謗國」罪別足。
實際所鑄之鼎刻韓王狩獵圖,耗銅三千斤。
有老農藏銅鋤被誅,臨刑前怒斥:「王鼎烹民骨,何不鑄爾頭?」
就在滅國前夕,為維持宮廷奢侈生活,韓王安還加重賦稅,徵發勞役修建宮室。
韓國貴族公仲氏壟斷權力,想到這裡,張良喉間溢出一縷嘆息。
不止公仲氏,還有張氏。
張家五世相韓,權力滔天。
縱然他潔身自好,還有一堆旁支子弟盤剝黔首。
韓王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曾整頓吏治。
法家集大成者的韓非可是韓國公子,當時他公開批評母國「大臣貪戾」,惹怒韓王安,受到懲罰。
韓非多次上書韓王安,提出改革強國之策,皆未被採納,可見君王昏聵。
再觀秦王政,最寵愛的幼子犯錯說貶就貶,不帶一絲一毫猶豫。
終生幽禁上林苑,與糞便為伍。
秦之強,在民,更在君。
他就該統一天下,還吏治清白,還天下河清海晏。
想到這兒不再試探,張良一股腦說出伐楚良策。
「可對俘虜的楚軍士卒予以優待,釋放回鄉宣揚秦軍仁義,以此削弱楚軍死戰之心。
並承諾保留楚國宗廟祭祀,換取舊貴族中立。
宣揚秦政「廢分封、均田役」對黔首的好,引起庶民和楚地貴族的矛盾。
可減少占領後的叛亂風險,加速楚國崩潰。
最重要的是,告訴六國舊民,若哪郡發生叛亂,給他們一次機會,自我內部解決。
一旦派出秦軍,當地郡縣別想分到畝產千斤的糧種。」
聽到張良計謀,蒙愔沒忍住說道:「高,實在是高。」
看似簡單的謀略,不但挑起楚國內亂、庶民和貴族的敵視。
還考慮到楚國歸順後的一系列問題,考慮周全。
張良不好意思笑笑:「良經不起大人這般誇讚,主要還是高產糧種吸引力太大。」
有奶就是娘,只要秦王牢牢把控糧種,不怕他國舊民有異心。
說完民生政治,張良開始從軍事入手。
「項燕乃楚國大將,善戰剛烈。拿下他,幾乎等同於戰爭勝利。
秦將可詐敗誘敵,令秦軍前鋒佯裝潰退,引誘楚軍追擊至預設戰場。
再以奇兵繞後封鎖淮河渡口或險要,圍困楚軍主力。
集中弩兵與車陣對楚軍指揮中樞射殺,速戰速決,避免持久游擊戰。
項燕若死,楚軍士氣必潰,離勝利也就不遠了。」
張良說完靦腆一笑:「此乃良之拙計,吾不擅長行軍打仗,具體怎麼做,還要看當時戰況。」
蒙愔歪著頭看向張良:「你知道有個詞叫凡爾賽麼?」
張良滿臉疑惑:「什麼賽?不曾聽聞。」
「那我告訴你,你現在的行為就是凡爾賽。」
不擅長行軍打仗,都能說出眾將商量好的計謀。
他們就是打算圍困項燕,針對項氏,弄死他之後再打楚國。
史書記載,兩軍交戰時,楚將項燕集結楚軍主力,試圖依託江淮防線抵禦秦軍。
王翦抵達楚境後,採取「堅壁不戰」策略,修築堡壘與楚軍長期對峙,長達一年。
楚軍屢次挑戰,秦軍始終避戰,以此消耗楚軍糧草和士氣。
待楚軍鬆懈東撤時,王翦突然率精銳追擊,在蘄南大破楚軍。
=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5_b/bjZPs.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