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皇上收回成命!」
顧瑤無語了。她知道這個人出來定說不出什麼好聽的話來,沒想到他竟當庭罵起了丞相。
她站了起來,在金鑾殿上徘徊了幾步。
隨後扭頭,看著范思進,回道:「范御史,你的忠心朕都明白。但你說錯了,不是丞相忽悠了朕,要將理政大權交予他,而是朕再三要求他接了這個差事。丞相見識深遠、謀略過人,虛懷若谷,德才兼備,由他治國,朕是放心的。」
「同樣,你們也可以放心。」
「那皇上您呢?您就不管朝政了嗎?」范思進再又問道。
身為御史中丞,這個時候他是必須站出來說話的,哪怕皇上聽不進去。
顧瑤端起杯子喝了口茶,喝完後,語氣平靜地說道:「朕沒說不管朝政,每三日一次的朝會朕會主持,政事堂商議的出來的決議也需經過朕批覆後才能執行,朕不會當一個甩手掌柜。」
皇上說完,一些官員又開始議論起來了,而跪在地上請命的部分官員站了起來。
一些官員還是很疑惑,皇上突然作出這樣的決定,畢竟皇上以前可都是勤政愛民的天子,每日批摺子都要批四五十本。
不一會兒,又有人站出來了。
是梁國公梁友亮。
他走到殿前,先是看了一眼丞相李璟,然後跪到地上,看著大殿上的帝王,行禮道:「皇上,我大越建國以來,不論是高祖皇帝,還是文皇帝,都是天子當國,從未讓相國坐朝。如今皇上要將理政大權交予丞相,如何向兩位先皇交代呢。若皇上開了這個先河,那後世呢,豈不是越來越多的丞相將獨攬大權,若這其中出一個奸相,那便是禍國殃民,天下大亂呀。請皇上三思……」
「請皇上三思……」
跪在地上的官員們再次齊聲道。
顧瑤深吸一口氣。
這一次她沒有立即回答梁國公。
這個人平日裡並不怎麼發言,沒想到突然一開口,說得她這個帝王也不知怎麼回。
但顧瑤明白,這個時候站出來的至少要麼是跟丞相本來就有些過節的,要麼就是要向她這個天子表忠心的。只是不知這個人屬於哪一種情況。
當然,歷史上也不是沒有相國弄權,禍國殃民的例子,但卻沒有出現過丞相篡位的。
不過顧瑤知道,這些都不重要,她並不會真的讓丞相架空她這個君王,而李相是本朝最後一個丞相了,以後不會再有人坐到這個位置。只是有些事情她確實要去做了,否則大越就是華夏北宋的下場,甚至會比北宋的下場更慘烈。
第469章 將來的丞相之位是誰的
今日朝會持續了兩個時辰,下朝時已經是午時了。
官員們三三兩兩的從皇宮裡出來,有的直接回了衙門,有的則坐上馬車回家。
楊昌今日沒有回戶部衙門,而是進了老爹楊東庭的馬車裡。
父子倆同乘一輛馬車,一起回楊府。
「父親……」上了馬車後,楊昌看著父親淡然平靜地神色,似乎今日朝堂上發生的大事,並沒有影響到父親的心情。
「你怎麼不回戶部衙門?」楊東庭看著兒子。
他有三個兒子,但這個是唯一的嫡子,也是將來要承襲楊府爵位的兒子。
「兒子回去看看媳婦和小糰子,用了午膳再去衙門也不遲。」楊昌回道。
他昨日做了父親,妻子給他生下了一個女兒,雖不是男孩,但這是他第一個孩子,他頭一次當父親,心裡還是歡喜的。
「對了,父親,您今日在朝堂上為何不說話?」楊昌有些疑惑。
父親身為禮部的尚書,按理說皇上作出這樣的決定,父親是該出來勸解的,但父親卻沒有說一句話。
楊東庭淡笑一聲,搖了搖手裡的摺扇,道:「兒啊,當今皇上說一不二,父親說什麼都是無用的,所以父親又何必得罪丞相呢。」
以後是丞相坐朝理政,得罪了丞相他這個禮部尚書可就不好當了,再說,自己的兒子還只是六品,若得罪丞相,兒子的前程可就沒了。
「那岳父大人也是這麼想的吧。」楊昌此時想起了自己的岳父蘇墨,岳父今日也是一句話都不說。
楊東庭呵呵笑了,他伸手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回道:「昌兒啊,還是太年輕了。你岳父怎麼會站出來呢。他巴不得呢。」
「此話怎麼說?」論為官之道,楊昌覺得自己確實還是很稚嫩的,所以很多時候他願意多聽父親的教誨。
父親身為禮部尚書,為官二十多載,是深諳為官之道的
楊東庭掀開帘子,看了看外頭,然後回過頭來,道:「你岳父今日怕是高興著呢,一來皇上將政事交給了丞相,皇上便可好好養身子,去生皇子。二來,李相年事已高,身子也不是太好,他能在相位上坐幾年呢,李相若退下來,將來的丞相之位又是誰呢。」=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5_b/bjZPu.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