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生活早已從激情四射的青春期過渡到了平淡安穩的中年。
並不會忽然衝動,忽然感性,又或者因為忽然的情感而改變穩定的生活節奏。
男主角依舊決定離開鄉村,回到倫敦,而女主角瑪德娜夫人去送他。
故事的最後一幕,是瑪德娜夫人撐著傘在雨幕里看著威廉的馬車漸漸走遠。
瑪格麗特寫道。
『雨水從傘沿滑落,滴在瑪德娜夫人的鞋子上,她望著那片漆黑的小路,既送走了自己最大的對手,成為了贏家,也是送走了最好的朋友,最了解她的人。』
故事就這樣徹底落幕。
這本書一共十幾萬個單詞,手稿十分厚重,普森先生走馬觀花一目十行的看,也快十一點才看完。
普森先生發出了一點感悟,他抬起頭,蹙著眉,摘下鏡片,揉了揉眼睛和紅潤的老臉。
喉嚨里像是饑渴好幾天後發出的嗚咽聲。
「噢!瑪格麗特!我受不了了!」
他忍不住喊叫出來。
「你就不能讓他們兩個人在一起嗎?」
……
第85章 二合一
編輯室里,奮筆疾書的幾位編輯員紛紛抬起頭,目光尋著副主編的位置看過來,他們一臉茫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頓時,嘈雜的環境裡安靜了幾秒。
瑪格麗特撓了撓後腦勺,她看向副主編,有些疑惑。
「難道這樣不好嗎?」
普森先生扶好鏡片,思索了半晌,一臉嚴肅道:
「不是不好,而是寫的很好,但這樣的結局,恐怕過不了主編那一關。」
普森先生能看出來,這篇《瑪德娜夫人》的結構十分清晰。
講述了一個寡婦從失去依靠,手無縛雞之力,倒認清現實世界,認清自己,靠自己的一點點改變,而掌控了自己的生活走向的故事。
要說這故事的選題很巧妙,並不過分懸浮,主角的身份和生活環境。
既不是窮苦的底層,也不是貴族,讓人十分的有代入感,仿佛就是身邊的某個普通女人,就如同他的姐姐或妹妹。
她遇到的任何困難,做出的任何決定,都能讓人更深切的感悟到,固然主角並不是十全十美,但卻有種真實的魅力。
最後的結局,也十分貼合現實考量,能符合人物的設定,兩個主角都是那麼成熟灑脫,也讓讀者心裡始終有個結過不去,記憶尤深。
普森先生還感覺到,這故事有種莫名的隱喻,從一開始女主角生活秩序崩塌的混亂,到最後的從容平和。
它好像在告訴觀看者,人生並沒有那麼容易完蛋,沒有什麼看似天大的災難,能把一個具有生命力的人毀掉,無論如何處境,她都會想辦法拯救自己。
情節緊湊,人物立體,立意積極,文筆有個人風格,結尾讓人意猶未盡。
這是一本流行小說該具有的一切特質。
普森先生捋了捋鬍子,將手稿放下,「寫的非常好,但是,我們的主編一定會讓你改結局的,他這個人,最看不了遺憾。」
「這樣嗎?」
瑪格麗特往椅背上靠了靠,鬆軟的襯墊微微下陷,她思索著。
當初拿到合同後,她在報紙上留意過有關楓丹白露出版社的主編的消息。
當時另她感到意外的是,楓丹白露的主編本人相比起這裡的刊物,似乎被提起的頻率更高。
楓丹白露的主編名叫卡昂.羅蒂恩,他隨母姓,報紙上說,他很年輕,但卻是私生子。
母親是個法國的侯爵夫人,父親據說是個倫敦政客,他一生下就在倫敦生活上學。=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5_b/bjZPw.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