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自家廚房做出來的和工廠流水線生產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按照約定,配方也同時給了滬城第四食品廠一份。
粉包和醬料包是解決了。
現在最讓人頭大的還是蔬菜包。
孫廠長親自跑了兩家生產脫水蔬菜的工廠,都無一例外吃了閉門羹。
原本都打算放棄了,結果滬城這邊又傳來了好消息。
原來,江廠長親自嘗過蘇清苒提供的粉包和醬料包後,徹底相信她之前的話並不是吹牛。
順帶著連這姑娘之前提出的蔬菜包,也寄予了極大的希望。
非弄到手不可。
在和孫廠長同樣碰了幾次壁之後,他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帶著自己的技術團隊去機械廠弄了一套脫水乾燥設備出來。
這套設備最主要的核心就是熱烘箱。
雖然乾燥出來的蔬菜粒,比不上專業做真空乾燥蔬菜的出口工廠,但是已經算是有模有樣。
味道和顏色都不差。
蘇清苒親自跑去看了,哐哐誇了一頓後,順便為孫廠長爭取了脫水蔬菜的購買權。
同樣的,孫廠長也把他們改良後的外包裝分享給了江廠長。
包裝的材料是委託肖副廠長所在的塑料廠生產的。
由紙和塑料覆膜成形,包裝外面還印刷上煮好的方便麵圖案,色彩鮮艷、內容豐富。
口味和包裝的問題解決後。
剩下的就是把炸方便麵的油料從普通油換成價格更低的棕櫚油。
不過,現在國內使用棕櫚油的並不常見,大部分都是進口的。
眾人輾轉打聽,最後還是在農科所工作的林玉珍給指了一條路。
說是南島那邊有農業技術員研究了適合當地種植的油棕。
並且當地農莊已經試種了好幾年,即將有大批量的油棕進入採摘期。
對方也正在發愁油棕後續的效益問題。
雙方一拍即合,準備合作煉油,從方便麵開始投入使用。
1979年的元旦,滬城第四食品廠改良後的方便麵正式上市。
上市前,江廠長特地請蘇清苒和顧逍去工廠參觀。
走的時候還送了兩箱方便麵,讓兩人帶回去,常吃常給意見。
順便又給寧城的周開誠、孫廠長以及蘇景山都寄了過去。
孫廠長嘗了滬城的方便麵後,羨慕又著急。
當天就給蘇清苒打了個電話。
「小蘇,你說滬城改良的方便麵都已經上市開始賣了,我們的生產線到現在還沒有完工,到時候等我們生產出來,還能有市場嗎?」
蘇清苒知道孫廠長這段時間壓力非常大。
一點風吹草動就容易焦慮多想。
當即便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放心吧,孫廠長,我打算趁著寒假有空,再研究下其他的口味。
等咱們生產線出來正式投產,應該就差不多了,到時候咱們同時推出新口味。」
馬廠長聽得心花怒放。
心中暗想,小蘇這是故意給他們留了一手啊。
不愧是寧城的人,雖然人在滬城,但是心還是繫著父老鄉親的。
「太好了,小蘇,我回頭和領導商量下,年底的時候給你和小顧發獎金!」
元旦過後,滬城的天氣也陡然冷了下來。
蘇清苒把母親和大嫂之前織的毛衣和手套圍巾都拿了出來。
還買了毛線,趁著晚上有空的時候給老爺子也織了一套。
半年過去了,登出去的尋人啟事一直沒有消息,港城那邊也遲遲沒有回信。
就在蘇清苒和顧逍準備去打個電話問問時,黃大哥的信終於到了。
原來,時間過去得太久,港城的邵家人已經搬了幾次家。
黃志強和對面的接頭人費了不少的功夫,才輾轉和對方聯繫上。
這才終於把對面邵家人的信轉寄了過來。
老爺子一個人沉默的看完家裡人的來信,把自己關在屋裡坐了大半天。
一直到天黑準備吃晚飯,這才從屋裡走了出來。
一開口,就給三人當頭一棒。
「我準備走了。」
三人驚得筷子都掉了下來,「爺叔,你要去哪?」
「去港城。」
「......」
「我母親近來身體不好,一直臥病在床,人已是風燭殘年,即將油盡燈枯,現在再不去,恐怕這輩子就見不到最後一面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2_b/bjZO6.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