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對秦惟寧表明態度之後,又說了這麼通奇怪的話——秦惟寧還有什麼時候需要他來報答呢,或者說,秦惟寧又為什麼要給他一個補償虧欠的報答機會呢?
再糾纏下去只會讓二人的關係越發模糊不清。結束了就是結束了,這時候再馬後炮地說這些,就如同「分手後我們還是朋友」一樣虛偽。
許靜則站起身來,覺得自己犯傻了。好像在秦惟寧面前,他總沒辦法變得太精明。
幸好在工作上他沒有犯傻。人生的選擇有時和買股票也差不多,這時候果斷地回到北京,無疑是正確的人生投資。
小紀總斗天斗地,不光斗自己的後媽和同父異母的弟弟,連自己的親老子也要斗,敵眾我寡的局面對小紀總極為不利,因此他在打擊敵人的同時也忙著推自己的親信上位,許靜則就是其中重要的布置。
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何況許靜則比豬還是高了那麼一點層次,他飛離北京前往新分公司省份後立刻馬不停蹄地開始工作,先亮出靠山再組建自己班底,鐵腕與懷柔齊飛,畫餅共獎金一色,至少目前是把一眾人等給暫時唬住,業務逐漸起步,算是有了個小開門紅,沒給小紀總丟人。
當然,代價就是他的馬斯洛需求層次金字塔徹底顛倒,生理的基本需求被他放在了最末尾,一天睡上六個小時就算跟度假差不多,累到一沾枕頭就能睡著,很多時候都在辦公室休息。
今天一個重要項目告一段落,許靜則得以喘息,慶功宴後立刻倒下睡覺。
睡醒後提振了些精神,關心金錢數字太多,許靜則終於有空關心具體的人類。
他打開手機,刷到秦惟寧在個人社交主頁里發布的一條連結。
連結內容是貧困山區學校的建設籌款項目,期望各界人士能提供物資援助,改善當地教育的基礎環境。
許靜則發現秦惟寧的個人IP位址正是這所學校所在的省份,評論區有人詢問,秦惟寧回復了捐助聯繫方式及學校具體地址,並回答說他正在這裡支教。
第70章
許靜則開始持續關注秦惟寧的帳號,秦惟寧每周都會在主頁里發布他的支教日記。
支教地點是貧困縣的一所山區學校,被大山重重包圍,前幾年才通了公路。
秦惟寧在主頁里寫道,在以《我的理想》為題的作文課上,有學生寫她的理想是成為一隻鳥,因為好像只有鳥才能飛越這四面環繞的山。
因為師資嚴重匱乏,秦惟寧在這裡什麼都教,文理兼具,他說還好他文科班和理科班都呆過,具有先天優勢。除此之外他還要偶爾去代體育課,由於他同時擔任數學老師,因此無法再使用「體育老師生病了這節課上數學」這個萬能藉口,這使他頗感遺憾。
課餘之時,他還要做一些他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情。他的學生數量總會莫名減少,卻並非是逃課去網吧。這些學生通常會在農田或縣城的打黑工地點被他找到。
學生家長不贊同自家孩子繼續念書,有的學生自己也會放棄,學校的升學率就擺在那裡,與其吃白飯坐在學校里讀著沒有意義的書,還不如趁早賺錢減輕家裡負擔。
許靜則不知道秦惟寧是如何說服這些學生的,秦惟寧沒有在個人主頁里寫明。只知道秦惟寧最後成功地抓了一些學生回去,把他們按回教室的座椅上,接著去寫秦惟寧自己編寫的練習題。
秦惟寧還負責出考試試卷。他一個人一小時內就能判完所有試卷,因為試卷的選擇題答案是ABCD均勻分布,他掃一眼就能知道對方錯了幾個;在如此考了兩次之後,學生逐漸摸清規律,永遠湊出五個A五個B五個C五個D,並且組成作弊小組分區行動——
許靜則看到這裡時,就為學生們提前默哀嘆氣。他們還是太年輕,不懂秦惟寧的心狠手辣:
果然下一次的考試,二十道選擇題的答案全都是A。學渣不敢抄,學霸不敢寫,一場考試後近乎全軍覆沒。
面對沸反盈天的抗議之聲,秦惟寧只是輕描淡寫地解釋:如果你堅信你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你就敢寫上去。不敢寫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你不信任自己得出的答案與結論,也並不相信你自己。
許靜則將其稱之為秦惟寧式的人生道理,雖千萬人吾往矣,九死其猶未悔,化成灰後還剩一張嘴,循環播放說真理就在這裡。
支教日記發布得多了,也積累了一些固定觀看者,許靜則是其中之一。許靜則還看到秦惟寧的師弟也常來捧場,許靜則點進其主頁看到頭像照片發現就是曾經坐過他車的那個,名叫沈暢。
許靜則在他和秦惟寧的對話里推測得知,這是秦惟寧所在學校開展的一項對口幫扶支教項目,不過秦惟寧正逢評職稱的關鍵節點,突然停止在校科研報名支教很讓人意外,在學院裡激起的議論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