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笑的是父母却希望她能活着,认下所有罪过,唯求放她一条生路。
可笑也可悲。
家家都有经难念,她家死路换新生。
人世本就如此,悲欢离不尽,常月总有缺。
南书玉跪在父母身后,早已泪流满面,她不辩解,也不说话,不管父母说什么,父母生她生,父母死她死,绝不独活,至于父母为她所求活路,那她就到地府里再跟父母解释。
马上就要够到她想要的自由了。
**
在听到南书玉死在年亲王府的消息时,已是隔日,檀允珩刚打算休沐一段时日,黄尚书已告老,不在朝中任职,闲来无事,便来照看司昭府,换她轻巧。
裳蓁和堇卿过来司昭府偏院给她和陆简昭简单收拾一番,陆简昭陪她一同过来,今逢司昭府不忙,二人和黄老在偏院里闲坐片刻。
黄昶亲手为二人斟茶,“你二人待会儿回宫之后,跟圣上说,让他把小吟知送我府上,让我这个老人不孤单,谁让他把我女儿女婿都接宫里住的,弄得我天天晚上在家和思云大眼瞪小眼的。”
黄思云是檀允珩知云嫂嫂的哥哥,‘云’是嫂嫂母亲的名中字。
黄昶一提到他这个儿子,也是一脸骄傲的,除了绝不成婚这一条,没什么不好的,但他喜好孩子,他女儿有了孩子,自然该他这个当姥爷的照看啊,哪能一直是爷爷照看的。
圣上上完朝,还看孩子,多累,他得替人分担分担。
黄昶身子往椅背上一靠,“顺便告诉圣上,他若不肯,趁他上朝,我可进宫硬抢了,女儿女婿,就连我儿子都忙的脚不沾地的,我缺人陪得很。”
檀允珩舒舒服服走在圈椅上,看着陆简昭将放在桌沿处的茶盏端起跟黄老的茶盏轻轻一碰,道:“原话带到。”
话音尚未落地,常幸神思静常过来,将两封叠的四方公正的信件习惯□□由小司昭。
信上内容,在院中的几人都大致能猜到,是南书玉的遗信。
第一封上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