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月急忙低聲提醒她:「賀娘子!在你手傷著的前一日,恰巧這位客官來過一次。」
賀梅:「!」不是吧?這人的嘴巴這麼刁?她突然想起了他的爺爺嚴穆。
當初在客棧里,明明她已經手把手地一步步教導了鄭安如何做飯,可嚴穆就是能夠一口嘗出那不是她親手做的菜餚。這也能遺傳嗎?嚴洄比起嚴穆,居然也不遑多讓。
嚴洄:「賀娘子做的飯菜比之旁人,有很明顯的不同。」
賀梅:「???明明調料的配比、火候,都是我一眼不錯地盯著趙娘子做的呀?」
嚴洄:「色香味觸,皆可傳情。賀娘子所做的食物,乃是在平和專注的狀態下烹調出來的。可你所說的趙娘子不是。」
賀梅:「?!」他們爺孫倆,不會這麼神吧?
雖然不同人所做的菜餚,哪怕同樣的食材、同樣的調料配比、同樣的環境,也確實會有細微的差別,可基本上不會有多少人能夠吃得出來。
本以為嚴洄會說火候之類的專業詞語,可他卻提出了一個就連是她也從未設想過的角度。
嚴洄:「適才賀娘子言語之中所提及那位趙娘子,在烹製此道四神湯之時,可是想了什麼煩心事?」
趙芸做飯的時候心裡在想什麼,她哪裡能知道?
賀梅一頭霧水地問:「這也能吃得出來?」
嚴洄:「芡實、蓮子、茯苓和山藥含有大量的澱粉,單獨燉煮的口感顯得較澀。貴店為了潤滑,可是選擇在湯中加入了糟糠氏的肚子?」
豬以糟糠為食,被大越朝的文化人戲稱為糟糠氏。
若非在宴請林靖那些宏儒碩學之友的席間聽說過,她還真不知道嚴洄說的是什麼。湯中確實放了豬肚,賀梅點點頭。
嚴洄用湯匙攪拌著碗中的那碗湯汁,繼續道:「此湯味厚如斯,殘餘有糟糠氏肚的葷、腥之味,雖常人幾不可察,卻逃不過在下的舌頭。
依洄之見,乃是廚娘心思旁落,處理不周,湯沸之時,撇去浮沫不夠精細所致。湯雖出鍋,細沫尚存,重融於湯水之中。洄之所以能夠嘗出此湯非賀娘子親手烹調,緣由便在於此。」
這樣新奇的說法讓賀梅耳目一新,甚至情不自禁地挑高了眉毛。
自七夕那日在臨江城的街上增長了見識後,她便時不時地去光顧一下同行的生意,還抽空就翻閱從大越朝書肆里買回的菜譜,學到了不少古典的菜餚。
這道四神湯就是其中之一,滋陰補脾,可助瘦人增肥,原是用做給林靖補身子用的。又因成本低廉,可以惠及百姓,所以賀梅便拿來作為食肆這段時間的時令菜品。
得到正反饋的人雖然可以從中獲得不少鼓勵,可若是聽得多了,聽得久了,就難以進益分毫。這樣精細入微的點評,恰恰是現階段嘗試古今結合,追求以食補身的她最為需要的。
賀梅的眼睛頓時亮了,「方便問下,你要在臨江出差多久?可願意過來食肆幫我試菜?當然作為回報,只要是食肆菜單上有的,你在店裡都可以免費吃喝。
還有,食肆本來不再售賣之前我賣給你爺……尊祖父的那些小吃,等你北上歸京,我可以破例做些,半價賣給你。」
嚴洄沉吟片刻,「賀娘子可否容在下思慮後再給你答覆?」
沒直接拒絕就是有戲,賀梅點點頭,興沖沖地回到後廚。
想起嚴洄的話,她朝正在做飯的趙芸問道,「趙娘子最近可是有什麼煩心事?是不是剛才在煮四神湯的時候跑神了?你只需要回我是或者不是便可以,不必說自己的隱私。」
趙芸一拍大腿:「賀娘子你怎麼知道的?常言道,『白露晴,有米無倉盛;白露雨,有谷無好米』。
這陣子雨下個不停,風雨打得稻穀都倒了不少,又日日見不到太陽,怕是要減產不少。怎地不叫人心煩意亂?」
農民全靠老天吃飯,辛辛苦苦種的莊稼收成不好,確實夠讓人鬧心的。還真叫嚴洄給說中了,賀梅代入趙芸的情緒,忍不住嘆了聲氣。
溫聲寬慰她幾句,想要邀請嚴洄試菜的心情變得越發迫切。
擔心他已經離開了食肆,賀梅頓時沒了繼續監工趙芸的心思,忙不迭地朝嚴洄的包廂走去。
晚間林靖熟門熟路地邁入食肆,看到心上人與一位頗為眼熟、形貌昳麗的男子相談甚歡,霎時繃緊了下頜。
第84章 蔬果秋滿籃
賀梅從余光中瞥見林靖的身影, 同嚴洄說了幾句話便起身朝他走去,自然而然地和他十指相扣。
她這樣出自本能似的動作卻極大地安撫了他。感受到右手處傳來熟悉的觸感,林靖抿了抿唇。
像是才看到他那樣, 嚴洄施施然站起身來,對林靖叉了叉手。
嚴洄挑眉作訝異狀:「林先生夕安,賀娘子可是……令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