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安大酒店已竣工,尚在裝修。何運邦參加完總結會,返回港城,岳寧派他去港城鴻安大酒店任職,待粵城鴻安大酒店落成,他是行政總廚,先提前適應酒店餐飲運營。
幾日後,岳寧聽聞羅世昌托關係將羅家強調至干休所。她無奈搖頭:人總是以己度人。雖說馬耀星確實有些小心眼,頂多嘴上刻薄幾句,卻不至於像羅世昌這般,連基本的教帶都做不到。
中村美伊接下寧小廚方便麵的代言,寧小廚贊助其巡迴演唱會。崔慧儀有孕在身,不便長途奔波,岳寧便與喬君賢同赴東京觀演。行前她叮囑崔慧儀:「既然贊助了,別在現場貼GG,給歌迷純粹的享受。」
東京武道館內,穹頂燈光璀璨,聚光燈打在中村美伊身上。她指尖輕落琴鍵,前奏如清泉流淌。開嗓瞬間,空靈歌聲在館內迴蕩。
一首接一首,岳寧跟著揮舞手幅,高喊「美伊桑」。演唱會尾聲,中村美伊在歡呼聲中返場,岳寧聲嘶力竭地喊著「安可」。
次日,日本與港城報紙爭相報導,配圖裡她興奮得面目扭曲,雖不美觀,卻讓日本粉絲覺得親切:原來這個女孩和他們一樣,只是個為偶像瘋狂的普通人。中村團隊還透露,是岳寧堅持不在現場投放GG,只為歌迷留一片純粹空間。
「天啊!多有錢卻又貼心的小可愛!」
聽聞「小可愛」嗓子喊啞了,無論是中村美伊的粉絲,還是岳寧的支持者,都忍不住心疼。
這波熱度正合岳寧心意。她的下一步計劃,早已備好。
寶華樓在大阪、東京各開分店,廚師皆從港城選派,且在日本頂級日料店研修過。他們深諳日本食客口味,又堅守中華料理精髓。本就是日本遊客來港必打卡的寶華樓,如今開到日本,客流竟不輸港城的幾家店。
岳寧感慨:昭和時代的日本,遍地是黃金,此時不撿,待何時?熱度已足,寧宴也該落地了,只是,還需要更多廚師。
第三日,日本報紙整版刊登寶華(日本)餐飲管理公司的招聘GG。照片中,岳寧站在C位,兩側是本屆廚王陳錦瑩、季軍孫毓可,以及寶華樓明星大廚范秀琴。
GG詞簡潔有力:「寶華樓(日本)招募女料理人,姐妹,期待你的加入!」
條件寫明:有經驗者年齡可放寬至四十五歲,無經驗卻有志者,最高三十歲。
同樣的GG,同步登上港城、新加坡、台灣的報紙。本就因東京演唱會熱度很高的岳寧,再因「寶華樓單招女廚師」的消息,掀起新一輪討論。
東京TS電台演播室,岳寧身著職業套裝,接受訪談。
主持人問:「岳小姐為何特別註明招聘女廚師?」
她帶著職業微笑:「大家知道,我師從東亞經濟問題專家萬博達教授。我查閱相關資料,自1975年起,日本女性就業率持續攀升,今年已是第六年。女性追求職場平等的呼聲高漲,可行業歧視仍普遍存在,廚師行業,尤為明顯。恰逢我在日本開酒樓,寶華樓旗下的寧宴計劃兩年後落戶東京、大阪。我希望日本寧宴能像香港寶華樓一樣,有陳錦瑩這樣的頂級女廚師,打破行業偏見。」
主持人頷首:「所以您是通過實際行動推動行業變革?」
「與其說推動變革,不如說創造機會。」岳寧笑道,「就像我從西北到港城,沒人看好我接手寶華樓。但我不僅接下了,還在兩年內將寶華樓從旺角的傳統酒樓,打造成國際化餐飲集團。我能做到,姐妹們也能。」
台下掌聲響起。主持人追問:「GG里強調『姐妹』二字,有何深意?」
「在寶華樓,地域、資歷皆不重要,唯有廚藝與對美食的熱愛是衡量標準。」岳寧望向鏡頭,「『姐妹』代表平等與合作。寶華樓的廚師都是合伙人,我們有完善的激勵機制,讓每位廚師都能與品牌共同成長。」
主持人瞥向提示板:「據調查,日本料理界女性從業者不足12%,您認為僅憑寶華樓能改變現狀嗎?」
「我初到港城時,寶華樓後廚沒有一位女廚師,如今女廚占比達31%。改變從不是一家企業的事,寶華樓願做引領者,也有實力做引領者。」
「但日本女性婚後就業率驟降,如何說服家庭支持女兒做廚師?」
「女性是獨立個體,她們擁有選擇的權利,而非等待『被允許』。這一點,社會學家應有共鳴。」岳寧笑言,「我身邊的女性都在工作:合伙人蘇菲小姐在東大深造,陳錦瑩大廚即將赴里昂高商學習,我男友的母親經營著鴻安名品折扣,嫂嫂掌管立德食品。我從未想過婚後做全職太太,我們追求的不是犧牲家庭,而是讓女性擁有選擇的自由。」
「有位聽眾來電,您要接聽嗎?」
「請接。」岳寧兩世為人,從不懼與人對線。
電話里傳來顫抖的聲音:「我是聽眾佐藤美咲,二十歲,現在便當店當學徒……」
聽見一個萌妹子的聲音,岳寧立刻接話:「美咲桑,你好!」
「我一直關注你們,我不是中國人,能學中華料理嗎?」
「當然可以!招聘條件並未限定華裔。加入寶華樓,你不僅能學中國菜,還能接觸日本料理、法餐、西班牙菜。」岳寧笑道,「我們期待你的報名。」
這場訪談,恰逢日本社會正為《男女僱傭均等法》呼籲,岳寧的言論再度引發對性別平等的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