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2 / 2)

岳寧從背包里拿出一袋茯苓餅:「馬教授,嘗嘗我從北京帶回來的糕點。」

「謝了。」馬教授想了一下問,「岳寧,你還記得你之前幫助的一對越南來的夫婦嗎?你給他們寫了一塊招牌。」

「記得,我擔心他們生意好了,用料變差,後來特地又去了一趟。看到他們那家小店粗略裝修了一下,河粉還是那麼地道,現在生意很好,就放心了。您也喜歡吃他們的河粉嗎?」岳寧問道。

「不是。去年一整年,湧入港城的越南船民大約有十萬了,雖然港城只是第一收容港,這些難民會通過港城運往其他難民接收地,但是難民湧入太快太多了。港城已經容納不了這麼多的難民。所以現在外面有不少聲音要求停止接收難民。」馬教授說。

馬教授是社科方面的學者,越南難民問題,岳寧也一直關注。

南北越統一之後,北越政府對南越進行清理,當時南越有一百二十多萬華人華僑。華人憑著勤勞和智慧,在東南亞相對有錢,也正是這樣這些華人華僑就成了被清理的對象,來港的難民有七八成都是華人華僑。

馬教授說:「學校要組織一次探訪難民營的活動,我想邀請你參加擴大影響力。」

上輩子,越南難民是書上的一個名詞。這輩子,岳寧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人,港城不少人反對政府無條件接收難民。岳寧其實心裡也明白,港城很難容納這麼多難民。但是,她也無法支持這種觀點,這些難民太慘了,而且大部分是華人華僑。

說到底,這些人跟咱們自己是一條藤上下來的瓜,同宗同祖。

岳寧問:「馬教授,那……我們學校是什麼立場?」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英國政府承諾敞開港城接收難民作為收容港,政府只能這麼做。港大作為官辦學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應該配合政府。但是,現在難民問題造成的社會問題突出,港城不能自顧不暇,這樣無限制的接收難民。越南難民問題拷問著港城人的良心,也考驗港城人的智慧。我希望這次之行,是開放的,是讓大家思考的行動。」馬教授問她,「你去嗎?」

「好的,我去。您安排時間,通知我。」岳寧說道。

馬教授笑:「謝謝你。你再幫忙聯繫HTV,錄製一下內容,製作節目。」

「好的,我聯繫了,馬上跟您說。」

「謝謝了。」

從學校回家,岳寧聯繫了蔡致遠,蔡致遠驚異地問她是不是以後打算從政了,才要去摻和這些事?

「滾,就是老師希望利用,我的影響力,讓大家了解真相,去思考這件事。」

說完正事兒,

「年二十八有空嗎?」

「君賢跟我說過了,新加坡的舅舅和大姨他們都要來你家吃年夜飯。我肯定一起來。」岳寧說。

蔡致遠跟她說:「早點來。」

*

巴士碾過泥濘的路面,岳寧看著車窗外,鐵絲網圍起的區域內,密密麻麻搭滿了簡易的鐵皮棚屋。這些鐵皮棚里擠滿了近三萬難民,多數是從南海漂來的華人家庭。

岳寧下車,跟著馬教授和同學們一起往裡走,混雜著海水咸腥、煤爐炊煙和消毒水的氣味撲面而來,有同學已經捂住了口鼻。遠處,幾個衣衫襤褸的孩子蹲在泥地上玩耍,身上的衣服破舊得幾乎看不出原本的顏色。

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男人迎了上來,是馬教授聯繫的難民營負責人,姓陳。

「歡迎港大的同學們。」陳先生嘆了口氣,「情況比你們想像的還要糟糕。」

他帶著學生們走進營地,鐵皮屋裡擠滿了人,空氣悶熱而渾濁。一個瘦小的女孩蜷縮在角落裡,手裡攥著半塊發硬的麵包,眼神警惕而茫然。

「她才六歲。」陳先生低聲說,「父母在海上遇難了,現在跟著姑姑生活。」

岳寧從背包里掏出一包餅乾遞過去。女孩猶豫了一下,接過餅乾,小聲說了句「謝謝」。

「我們能幫他們做點什麼?」有位同學忍不住問。

陳先生苦笑:「食物、藥品、乾淨的水,這些都是最急需的。」

可他們只是學生,學生們突然想到了岳寧,岳寧不僅是學生還是老闆,她能不能?這個學生看向岳寧。

岳寧說:「馬教授說,這次探訪是『開放的』,讓大家思考。我們繼續往前走。」

鐵皮棚之間的通道狹窄,頭頂晾曬的衣物如萬國旗般遮蔽天光,塑料盆、鐵皮桶、破輪胎隨意堆放在牆角,踩下去會濺起混著污水的泥點。=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1_b/bjZNx.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重生bug修復中[快穿] 我是主角受早死的夫君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八零:腹黑軍官讀我心後淪陷了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後 古言短篇4:囡囡 春色燒骨 君子懷璧 不要相信精神病 機器甜O純欲誘捕,冷戾反派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