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聽孩子說「十年看日本,五十年看中國」,只能感慨年輕真好,但是若說未來中國會像日本那樣?他是沒信心的。
不管怎樣,莫維文為孩子能有個好老師而感到高興。送小穎和小雅去了美國後,他越發覺得,以寧寧的天賦,如果去美國學習,或許會更好。現在好了,美國頂級的學者去了港城,孩子能有這樣的老師教導,他也放心了。
莫維文隨口應了一句:「希望如此,咱們國家要是能抓住機遇務實發展,如果能像墨西哥和巴西那樣……」
「呸呸呸,伯伯您可別瞎說,我們國家可不能像墨西哥那樣,遇到風浪就不堪一擊。」岳寧放下筷子,連連搖頭,「南美國家的問題在於,借外債搞基建,可掙的錢卻連利息窟窿都填不上。墨西哥現在的外債都快趕上GDP了,這十年經歷兩次石油危機,原油價格猛漲的時候,他們日子當然好過,可一旦原油價格下跌,他們拿什麼還債?而且這個時候美國還大幅度加息,外匯立馬就會斷檔,到時候連進口糧食的錢都沒有了。」
她忽然意識到自己語氣過於急切,便放軟聲調說道:「伯伯,他們靠賣資源、舉外債堆起來的增長,就像在沙灘上蓋樓,浪一打就塌。」
莊寶如夾菜的動作頓了頓,她在南洋時見過不少殖民地經濟的弊端,問道:「所以你說咱們得抓製造業?」
岳寧重重地點頭:「對!就像日本戰後靠紡織、家電起家,把人變成『技術工人』,這可比單純賣礦賣農產品強百倍。咱們現在搞特區,吸引外資學習技術,只要把產業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就算外頭颳風下雨,咱屋裡有糧,心裡也不慌。」
正在洗碗的朱教授,放下碗筷,急忙跑過來,問道:「小姑娘,你的意思是『進口替代戰略』行不通?」
岳寧搖頭解釋道:「朱老師,拉美搞的就是『進口替代』,可他們只盯著重工業,農業和輕工業全荒廢了,連火柴、肥皂都得進口。拉美的債務危機已經近在眼前了。咱們可不能走這條路,應該先發展鄉鎮企業,把輕工業搞起來,賺了外匯再反哺重工業,得『兩條腿走路』。」
朱教授研究宏觀經濟,又是從海外回來的,那些年也被下放到很遠的地方,他剛剛回來兩年,重新撿起書本搞研究。這些年編寫的教材,早已不能用,他最近正在重新編寫教材,但由於下鄉時間太久,自己的知識沒能及時更新,生怕耽誤了學生。他天天惡補知識,最近剛好在研究南美國家的經濟情況,尤其是國門打開後,看到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都如此發達,自然想著要學習借鑑。
現在大家剛好聊起這個話題,他怎能不著急追問呢?
「是啊!美元加息,那些國家債務還不上,這些看著風光的國家,只怕要撐不住了。」朱教授嘆氣說道,「所以咱們借外債可以,但得用來購買技術、設備,不能拿去蓋豪華酒店、進口彩電冰箱。」
莫維文再次拉著朱教授坐下,並給他添了一副碗筷。
「朱老師,您放心吧!我們不會像拉美那樣的。中國一定會成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新興市場。」岳寧又開始闡述她「未來在中國」的論點。
莫維文聽著岳寧信誓旦旦的話語,覺得小朋友願意思考是好事。雖然他知道像思齊這樣已經在家族裡挑大樑的孩子,會有自己的判斷,但小朋友如此一口斷定,還是不太妥當,打算等會兒私下跟孩子說兩句,讓她還是要沉穩一些。
「姨夫,我們家這些年開拓了很多南美航線和港口,這次爸爸來港城,也聊到了南美當前的情況,他本來就在猶豫要不要賣掉南美航線的船隻,和寧寧這麼一聊,他就下定決心了。」餘思齊笑著對莫維文說,「這丫頭一個勁兒地讓我們投資中國,投資上海、投資粵省、投資北京。她在港城一直公開說,未來最好的投資標的就是中國。」
「大表姐,這個說法就有歧義了。我認為未來十年高速發展的是日本,接下來是韓國、新加坡、台灣地區和港城。咱們內地真正開始快速發展得等到九十年代以後。但咱們作為中國人,或者說有中國血統的人,如果不單純考慮利益最大化,從現在就可以開始投資中國。」岳寧說道,「要是想賺快錢,當下投資日本是個不錯的選擇。」
葉蘊嫻跟莊寶如說:「姑姑,我跟您說,這幾個小混蛋背著我和圓圓姐,偷偷吃獨食。他們幾個拉上致遠,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在日本大肆收購地產。」
圓圓是餘思齊的小名。
岳寧笑著說:「又不著急,去年買和今年買,根本沒什麼區別,我們不是打算放十年後再看成果嗎?」
朱教授邊聽大家交談邊提問,他今年上半年去日本參加了一次會議,站在東京街頭,哪怕是曾經在那裡留過學的自己,都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現在聽岳寧解釋日本發展的脈絡,聽她講述萬教授新書《未來十年經濟動力在亞洲》中的論述觀點。
「寧寧啊!能不能幫我買這些書啊?我們這裡能找到的書實在有限。」朱教授問岳寧。
岳寧點頭答應:「好呀!我回去之後,要是遇到好的書,就給您寄過來。」
「謝謝!真的太謝謝了。」
陳教授拿了碗出來,說道:「寧寧啊!今天我們家都在誇你做的鰻魚乾燒肉,味道太嗲了。你真的可以去西郊迎賓館當大師傅了。」
他認出了水槽里的鴛鴦牡丹搪瓷盆,說道:「朱老師,你碗還洗不洗?」
朱教授馬上站起來:「我來了,我來了。」
「你在幹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