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定大廚低頭看:「這不是太極翡翠白玉羹吧?」
「不是,這是咱們店裡的招牌拆魚羹,還有翡翠雞茸羹組成的太極羹。」岳寧解釋道,「這是羅大廚聊起太極護國羹的時候想出來的。」
領導們舀了一勺羹湯,輕輕抿了一口,拆魚羹鮮甜,再來一口翡翠雞茸羹,雞茸羹綿密中帶著彈牙的顆粒感。領導抬頭:「這是放了油發魚肚?」
「是,裡面放了魚肚碎粒,魚肚可以吸收湯汁,吃起來更有層次感。」岳寧說道。
「兩種羹湯口感不同,卻又能融合。」陸大廚再嘗了一口,「這個湯吊得好。」
岳寧看向陸培德:「這就是陸哥的功勞了,他一來,咱們寶華樓的吊湯水平又上了一個台階。」
「也不全是我的功勞,我在你那兒也學到了不少日式、法式的吊湯技法。」陸培德說道。
岳寧笑:「說起這個,我回來之後都沒時間跟你提,這次我跟盧卡斯聊了,我和他打算互派廚子到對方餐廳學習。」
「哇哦!盧卡斯的餐廳可是米其林三星。」蔡致遠說道。
領導有些疑問:「小岳,我也曾經聽同事說法國有米其林評級,但是具體不知道這個米其林是怎麼一回事。」
岳寧仔細跟大家說起米其林的起源、法餐大變革的淵源,以及這個榜單是如何進一步推動廚師明星化的。
幾位領導也是第一次有人這麼詳細地向他們解釋這些概念。
「來來來,嘗嘗陳大廚做的布袋雞。很多台北的客人專程來咱們店裡吃陳大廚做的這隻雞。」岳寧指著新上的菜說。
領導看向董大廚:「老董,這是你的拿手菜。你先來品鑑。」
董大廚也不謙讓,拿起餐刀輕輕切開雞皮,雞皮里鼓著勻稱的餡料,這會兒連帶著汁水流出。
他切開雞後,其他人紛紛拿起勺子,舀一勺雞肚子裡的餡料,再用筷子夾一片雞肉。
董大廚吃了一口餡料,調味很正,尤其是裡面的海參,焯水之後再過油,這樣處理的海參能夠吸收更多的湯汁,咬下一口,海參丁在齒間迸出濃郁的雞湯。
領導平時不常吃南派粵菜,對京魯一脈的菜卻頗有研究,能分辨出細微差別,他不禁笑道:「老董,這位陳大廚的手藝和你不相上下啊!」
董大廚也很高興,妹妹的手藝確實不比自己差。他說:「確實很好。」心裡想著等下要跟哥哥和弟弟說這件事。
岳寧繼續和領導邊吃邊聊:「法餐對廚師的要求很高,不僅要是明星、藝術家,還得是營養師,甚至是心理師,是複合型的人才。」
領導頻頻點頭,他們從北京來,知道北京各個部門、院校,甚至各行各業,都在說要送人出去增長見識。尤其是外交部,更是計劃成批成批地往外派人。
法餐是行業標杆,大家都希望廚師們能有機會出去開闊眼界。但現實情況是,國家外匯儲備有限,派出去留學交流的人,只給一身衣服、去的機票和三十美元,在外全靠海外華僑華人和一些援助組織撥款。海外愛國華人的捐款是為了祖國發展,要用在刀刃上,自然是先要緊著那些要緊部門,廚師很難獲得這樣的機會。
正說著,侍應生托著一盤炒桂花翅進來,炒桂花翅的瓷盤剛擱在轉盤上,細密的鑊氣便裹著蛋香、火腿香、蟹肉香撲面而來。
「好香啊!」領導說道。
「魯菜爆炒講究火功,粵菜爆炒說的是鑊氣。」董大廚用公筷挑起一筷子魚翅說,「我記得羅大廚說有十幾種料。」
「對,我們寧宴的標準是十六種配料。」岳寧說道。
領導夾起一筷送入口中,蛋花的鬆軟裹著翅絲的柔韌,芽菜的脆爽撞上蟹肉的鮮甜,最後是金華火腿的咸香,層次分明。
「我去過好多次粵城,也去過福運樓,這是福運樓的菜嗎?」領導問。
董大廚笑:「這得是羅長發大廚在的時候才有的菜。這些年我和老陸一直帶隊來支援粵城交易會,之前福運樓的口碑都成什麼樣了?沒人當他是粵菜第一樓了。今年福運樓的口碑是一下子反轉過來了。」
領導側頭問岳寧:「你向我推薦這個羅國強大廚,可福運樓已經凋零了,剛剛有所好轉,若是我將你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人調走,你捨得嗎?」
「其實福運樓人才並沒有凋敝,只是很多人沒有機會,心氣也沒了。通過這一年的學習,不僅是羅國強,還有好幾個厲害的大廚都成長起來了。要不然福運樓在春交會上怎麼可能一下子就火了呢?南派粵菜有我、我爺爺,還有阿邦叔、阿星、阿健等等,但是北派粵菜我這裡只有陸哥和秀琴姐,我知道陸哥的才華,自然是不會放他回去的,但是我也知道領導愛惜人才。那我只能用羅國強大廚跟您換了。」岳寧笑著說道,「不過羅國強,還要一年才能完成培訓,期間我還要送他去法國交流,您還得等等。」
她還要送羅國強去法國交流?領導哈哈大笑:「小陸他已經跑了,我還能抓回來嗎?是你厚道,我先謝過了。」
接著又上了炒勝瓜和炒空心菜,今天的主食和牛鵝肝鮑魚撈飯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