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同志嘴角微微下垂,看向縣裡的同志;縣裡的同志額頭冒汗,看向楊福根。大家都知道這是小山村,來得又匆忙,可也不能這樣待客吧?
楊福根連忙拉過李巧妹:「你家大年呢?」
李巧妹的丈夫楊大年是村裡的廚師,大隊裡誰家有婚喪嫁娶,都會請他去做飯。楊福根之前囑咐過李巧妹,讓她丈夫來做飯。
李巧妹尷尬地笑道:「大年去他姑家了。」
楊福根一聽,暗叫不好,問道:「這是誰做的?」
「我做的。」
這……這可如何是好?楊福根深吸一口氣,穩住心神,領導們都在呢!他說:「不是跟你說去我家殺只雞嗎?」
「嫂子說要留著下蛋,給孩子們吃,不許抓走。」李巧妹小聲說道。
「這個婆娘!」楊福根氣得直冒火,現在去殺雞也來不及了,自家婆娘總是拖他後腿。
「這是炒洋芋餅餅嗎?」一個聲音響起,是那個一同前來的年輕人。
「喬先生知道洋芋餅餅?」北京那位同志驚訝地問道。
喬君賢看向岳寶華,笑著說:「我爺爺說這人世間最美味的有兩樣,一個是您蒸的魚,那是他在公海上差點被海盜劫持,死裡逃生後吃的一頓飯。另一個是西北的炒洋芋餅餅,是他一路忍飢挨餓到了西北,大嫂子端出來的一碗炒洋芋餅餅。您蒸的魚他時常能吃到,可洋芋餅餅,他都快四十年沒吃到了。我今天可有口福,能吃到他心心念念的炒洋芋餅餅。」
不知喬君賢是有意還是無意,總之這位貴客這麼一說,算是給大家解了圍。
北京的同志招呼道:「來來來,入鄉隨俗,嘗嘗本地的味道。」
大家紛紛坐下,李巧妹拿碗給大家盛炒洋芋餅餅。岳寧說:「嬸子,我就來一小口,剛才在家裡已經吃過了。」
羅國強也說:「我們倆也是。」
李巧妹給他們三個各盛了一小勺,給其他人都是滿滿一大碗,雖沒有什麼好東西,但洋芋餅餅管夠。
岳寧拿起筷子,夾了一筷子洋芋餅餅塞進嘴裡,那一刻她慶幸自己只要了一點。巧妹嬸的丈夫是村廚,別人家都是女人掌勺,他們家平時都是大年叔做飯。巧妹嬸做的炒洋芋餅餅,用料實在,麵粉放多了,洋芋餅餅做得很乾,鹽和辣子都放得過量,吃在嘴裡發苦。要是本地莊稼人,平時下地幹活,出汗多,口味偏重,倒也能接受,可粵城人口味清淡,恐怕就難以適應了。
果然,羅家母子和岳寶華都吃得很慢,倒是那個喬先生一口接一口。
岳寧站起身走進廚房,李巧妹正坐在廚房:「岳寧,你怎麼來了?」
「給大家倒點茶。」
「哎呀,我怎麼忘了倒茶了。」
李巧妹去拿了茶杯放在灶台上,岳寧去牆角拿熱水瓶。
岳寧準備沖茶,看到茶杯里的茶葉梗像火柴梗一樣粗,便對正在放茶葉的李巧妹說:「直接倒白開水,再兌點涼白開就行。」
「不放茶葉?」
「晚上喝了茶睡不好。」岳寧找了個藉口。
李巧妹恍然大悟:「還是你想得周到。」
兩人倒好水,端了出去。岳寧聽到一聲:「嗝……」
張麗芬正在給兒子拍背,岳寧先把水遞給羅國強:「國強哥,喝口水緩緩。」
羅國強接過水,連喝幾口。
岳寧又給岳寶華送上水,岳寶華也趕忙喝水。
反倒是喬君賢,喝了一口水,繼續不緊不慢地吃著洋芋餅餅。岳寧覺得稀奇,這位居然吃得下去?
岳寶華端著杯子喝了一口水,側身對岳寧說:「寧寧,剛才陳主任說,這兩天會幫你把本地的手續辦好,後天我們一起回北京,和喬老先生匯合。然後再去粵城安葬你爸爸,你要在粵城待些日子,我先回港幫你辦去港城定居的手續。」
張麗芬聽到粵城,立刻接話:「華叔放心,寧寧回了粵城,那就是回家了,住我們家裡,我們會照顧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