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古青也是極為敏銳的,小皇帝的頭號大敵、心腹大患她怎麼會不清楚,看他瞬間抿起的唇角,心裡便猜到七七八八,走回自己的位置坐好,繼續道:「……何大人家的小孫子說定了高昌梁將軍家的小姐,何夫人不放心,找我打聽梁小姐的品貌性格,我兩個丫頭比較清楚,跟何夫人聊了聊。」
嗯?記得沒錯的話,靖王四個成年兒子都早已經成親,而何夫人唯一的兒子才七歲。趙東臨眨了眨眼睛,反應過來,議政大臣何庸的夫人外面也尊稱何夫人,而他家有個極出息的小孫子,能拉開百斤的長弓,隨靖王征討西南趙士誠還立了功來著,今年十七歲,正是該議親的年紀……
氣氛有點沉悶,趙東臨望著對面的皇后,半晌連個眼角都沒得到,心下忐忑。他不是懷疑皇后什麼,只是曾經那些經歷的陰影還伴隨著他,攝政王雖去,靖王留下的勢力卻不可小覷……
孟古青慢慢吃完一碗粉粳米飯,感覺八九分飽了,便放下了筷子。對面一直注意著她的趙東臨動作一頓,放下筷子,親自舀了一碗野雞崽子湯,放在孟古青手邊,眼睛沒看她,語氣試試探探的,「我還沒吃飽,皇后再用一碗湯,陪我一會兒。」
碧綠的白菜玉碗裡散發著清香的肉湯上漂浮著零星的油點子,——這是孟古青的習慣,喝湯裡面不能有油,也不要紅棗、枸杞等作料跟輔菜,偶爾給她布菜舀湯的是扶桑,最清楚她的喜好,見得多了,小皇帝想必就看見了,難得還記得。再看他慢吞吞吃著飯,餘光分明注意著這邊,孟古青本就沒打算起身走,便端起湯輕輕抿了一口。
她喝了湯,他抬起頭露出個燦爛的笑,一得意便忘形,「好喝嗎?我瞧著不錯,皇后給我也添一碗好不好?」
孟古青沒好氣,敏感多疑是他,惹到了人做小伏低也是他,幸而她前世就養成了情緒穩定的好習慣,不然他們的日子可就『熱鬧』了。
作者的話
明天就要入v啦,關於文章有點東西必須要交代,首先男主,本來我不想劇透的,但我也有曾經站錯cp的經歷,真挺鬱悶,所以還是說一下好。小皇帝呢,我是認真以一個成長的帝王路線來塑造的,歷史上的帝王后宮是什麼樣子,大家都知道,帝王有幾個是良人呢?所以他不適合女主。 而女主的官配,我只能說我挺喜歡的,美貌陰鬱,而且這篇文,按男女主的視覺看,是女非男處。 重要的就這兩點,喜歡的話,我們又可以一起走一段了,感恩~
第016章、可惜不是一路人
正月一日年節,是一年來最為重大的節日,今年是趙東臨親政後第一個新年,太后整個冬天身體不適,到了年跟前才算好了一些,宮裡要舉辦盛大的朝會。內府連帶鳳儀宮的幾位掌事姑姑忙得不可開交,孟古青也半點不能偷懶。
朝野內外凡五品以上官員及家眷皆要入宮朝賀,皇后及後宮妃嬪負責接待公主、王妃、誥命夫人等內外命婦,領著去跟太后拜年,前朝祭祖祭廟完畢,賞宴招待朝臣及家眷。這一天乃是除夕前一日,天色還未有絲毫亮光的卯時初刻,孟古青被殿外忙碌的姑姑、宮娥們吵醒,用一個時辰的功夫裝扮好,前往太后宮中。
帝後成婚不久,皇后認人不全,除過祭天地祖先時見過的幾位王嬸、公主,前朝命婦大多不認識。前朝南人們不敢跟以靖王為首的東胡親貴爭鋒,被擠在一邊發蘑菇,他們的家眷也是夫唱婦隨,完全淪為了熱鬧的陪襯,半點不往太后跟前湊,不過就是她們想湊,大概也擠不進去。
太后身邊圍著的,有幾個常進宮的妯娌,在一群雍容的老太太跟前,一個二十來歲的美貌少婦長袖善舞,極為討喜地說著笑話,將長輩們逗的樂不可支,完全沒有其他人發揮的餘地。孟古青有點好奇這人是誰,之前沒見過,應該不是皇家內眷,看到靖王妃招手將那少婦招過去,面色嚴肅地叮囑了幾句,而那少婦也是一副洗耳恭聽的尊敬模樣,恍然大悟,想必這位就是小皇帝那天差點『誤會』的靖王側妃何夫人了。
她這裡不動聲色注意著靖王妃、何夫人,不知道那邊妻妾二人也在注意她呢,瞅著空子,何夫人便搖曳生姿移步到皇后跟前,就著宴會布置搭話,夸皇宮內府的奉宸司的能工巧匠不錯,大冬日裡難為他們養出這麼鮮艷活潑的花卉,得知廊下擺放的花都是皇后養的,笑容更歡,「皇后娘娘生得美,養的花也這樣美,真是能幹,這麼大的皇宮打理的這樣有條理,太后只管享福了。」便將皇后請到靖王妃身邊。
靖王妃養了許久的身子,今日還算精神,將皇后讓到上首坐下,親親熱熱說話。陽阿公主陪在太后另一邊,身邊坐著徐貴妃,剛才她一來,就見何夫人跟個花蝴蝶似的穿梭在人群中,又將太后哄的呵笑連連,連帶太后下首幾個老王妃、太妃也全將注意力放在了她身上,這會兒又把皇后拉來,眾星捧月。
分明徐貴妃懷著皇上的第一個孩子,靖王妃剛剛只淡淡問候了幾句,何夫人笑立一旁,連句話也沒跟徐貴妃說,差別對待太明顯了吧。陽阿公主不屑地轉過頭去,輕撫徐貴妃的肚子,笑著跟太后道:「想來上巳節前後孩子就該出生了,貴妃這懷像跟我懷敏兒的時候一模一樣,尖尖的肚子,貴妃又喜歡吃酸的,母后馬上就要抱孫子了,有了皇孫,只怕我們就要靠邊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