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 > 女生频道 > 靜妃 > 第2頁

第2頁(1 / 2)

在父親死後,為了鼓舞人心,也為了確立正統的地位,以便天下歸心,趙東臨才在幾位戰功赫赫的叔父擁護下登基為帝。那個時候他還小,剛滿八歲,是以當時的朝政便由祖母、母親垂簾聽政,等到幾年後太皇太后去世,趙東臨的七叔勇王失去顧慮,在朝堂上排除異己,與一眾黨羽自導自演,給自己封了個凌駕於文武百官之上的攝政王。

那幾年太后、皇帝母子過得提心弔膽,趙東臨十五歲時,上書請求歸政的朝臣沒有一個有好下場,不是被貶官就是被抓住錯處流放,最嚴重的一次,其中一個捲入謀逆案,案子兩年懸而未決,兩萬多人被捲入其中,身首異處,家破人亡。幸而老天有眼,攝政王得了跟先皇同樣的急病,沒能挺過五十六歲,要不然,如今皇位上坐著誰還有待商榷。

易地而處,換了她自己如履薄冰十年,肯定對攝政王沒有好感,也同樣不會接受攝政王賜下的這樁婚事,所以孟古青其實理解小皇帝為什麼討厭皇后,理解歸理解,身在局中,如今被討厭的皇后是她本人,多少就有些無奈了。小皇帝不來找她,她樂得清淨,短短几天功夫就將自己的宮殿打造的舒適又了。

她爹作為為數不多的異性王之一,鎮守大武西北邊陲高昌,雖是陪都永京掛名的百官之首,權利很要打些折扣,有錢卻是實打實的,很捨得給她置辦陪嫁。她手上光是銀錢就有九千萬錢,還不說那長長一個車隊的奇珍異寶,上萬頭的牛、羊、馬,京城裡給她置辦的商鋪、田地、農莊,一雙手再加一雙腳也數不過來。

孟古青不敢就指望著一份皇后的供奉過活,對自己的財產打理不敢掉以輕心,是以人雖在宮中,日常料理的事情倒也有不少外頭的。除此之外,還算是清閒,沒事了就在鳳儀宮裡跟丫頭們踢毽子、蹴鞠,因著鳳儀宮遠離皇極殿,幾乎是宮中孤島一座,消息來源閉塞,也就不大禁止底下人走動,不過對於身邊兩個貼身的丫頭,卻一再耳提面命,不准她們跟其他宮妃走動太近。

倒不是她規矩大,實在是眼前的形式不容人樂觀,小皇帝怎麼也十九歲了,就算再不喜歡她這個皇后,也該做出帝後和睦的表面功夫來給朝臣看,他卻這樣明目張胆將她冷在一邊,足見厭惡程度。她有名無實,認真算起來比宮中那些不受寵的宮妃還要危險些,要真遇上什麼事,強權之下,她不想連自己身邊人都護不住。

至高無上的那一位靠不住,好在宮裡還有一位大領導,又是親姑母,具有天然親近的優勢,是以進宮半月來,去壽成殿的路走的是極熟了。

太后正在後廊院子裡看內府送來的幾盆花,正琢磨派人去請皇后過來,宮人就進來通稟了,太后身邊的繁春姑姑笑道:「要不說是自家人呢,知道您想,娘娘就來了。」

孟古青進去便見太后雍容華貴立在暖融融的陽光下,緩步過去行禮。太后瞧侄女面色紅潤,眼睛漆黑明亮,跟朵絢爛至極的花兒一般,至少表面上毫無怨尤,心裡寬了不少,——親侄女受冷落,她也面上無光,無奈至極,可若侄女因此怨恨鬧起來,也不是她想看到的。

少不得寬慰一二。

「看見你就想起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也是十六七歲的年紀,跟了先帝,那個時候我雖說家世好,其實先帝待我也一般般,先大夫人賢良雍容,屹立不倒;李夫人聖眷長隆,恩寵不衰,等先帝想起我來,我都已經二十四歲了。你表哥在先帝的孩子當中行九,非長非嫡,可是你瞧,笑著活到現在的也就我們母子倆。明珠兒,你明白姑母的意思嗎?」

連她七八歲之前只有自家人稱呼的小名兒都還記得,孟古青心裡稍稍觸動,婉約笑道:「侄女明白,姑母的意思,笑得最好的未必笑到最後。」

太后滿意點頭,示意孟古青去瞧石磯下一字排開的幾盆黃金菊,不虧是名品,蕭索秋季,萬物凋敝,它卻開的那麼好、那麼艷,仿佛是在燃燒生命般怒放,「這花啊就像人,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你瞧那邊上的粉菊花,再嬌艷喜人,可惜不是花王,得不到認可,開的再好有什麼用呢?」

這話倒有些話裡有話,孟古青思量片刻,明白過來。太后為了兒子的皇位,可謂是殫精竭慮,攝政王權勢滔天那幾年,太后是使勁渾身解數在前朝周旋。她顧不上兒子,小皇帝卻不缺母愛,他的乳母楊夫人完全填補了太后的缺席,得到了小皇帝的敬愛與尊重,有段時間小皇帝對楊夫人的賞賜與榮寵除過太后便是獨一份兒。

跟兒子客氣有餘、親密不足的太后心情可想而知,雖然借著皇帝親政的理由將楊夫人放出宮去榮養了,不料走了個楊夫人,來了個楊夫人的女兒。趙東臨跟徐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甚至有立她為後的打算,太后越是反對,小皇帝越是來勁,母子倆為了一個女人鬧的嫌隙橫生。

這些都是這幾日孟古青聽來的小道消息,如此來看,太后對徐婉的感官恐怕也很複雜微妙,當然,這換做任何一個女人恐怕都會意難平。孟古青不好多言,太后也沒多做解釋,轉而講起趙東臨小時候的一些事,說他小時候很懶,兩歲多才開始說話,把她急得不行。

最新小说: 重生bug修復中[快穿] 我是主角受早死的夫君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八零:腹黑軍官讀我心後淪陷了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後 古言短篇4:囡囡 春色燒骨 君子懷璧 不要相信精神病 機器甜O純欲誘捕,冷戾反派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