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仁燧知道她說的是誰——就是教他和大姐姐穿衣打扮的許供奉嘛!
德妃聽後也笑了:「那倒是好!」
夏侯夫人就使人再去寫一張帖子送去:「趕緊的,去晚了,萬一人家有約了呢!」
如是這麼一來,請客的人選就這麼定下了。
譚、費、霍、錢、許,五位客人。
五個人,德妃熟悉的也就是譚郎中、費氏夫人和錢媽媽,剩下的兩位倒也都接觸過,只是不算十分熟悉。
阮仁燧也是如此。
等他長大,霍少監都致仕了。
好在要請的幾個人都是關係扯關係,不怕沒話聊。
尤其霍少監還是韓王妃的養母兼姨母,有這麼個熟人在中間橫亘著,見了面也不怕沒話說。
……
如是到第二日中午,便熱熱鬧鬧地聚到了一起。
德妃久不見費氏夫人,當真是十分惦念,看她臉色紅潤,實在是很歡喜:「夫人的氣色比先前好多了!」
阮仁燧在旁邊用力點頭:「是呀,好多啦!」
可見承恩公就是個掃把星,離他近了,淨倒霉!
霍少監同費氏夫人私下往來比較親近,也了解她的近況,聞言便笑道:「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席間眾人聽得眼睛一亮,齊齊看了過去。
費氏夫人有點不好意思:「不是什麼大喜事,也是才剛定下來的——我要往石泉書院去教書了。」
眾人不約而同地「哦!」了一聲。
神都城內最頂尖的學校,無非是六學二館。
這是官立的學校,而除此之外,也有私人開辦的學館。
石泉書院便是其中的翹楚。
德妃很好奇:「夫人是去教授哪門課業?」
費氏夫人笑著答了:「兩門課,琴和經義,都是從前考過的,好在還沒有忘乾淨。」
神都城內評比家風,費家是其中的翹楚,就是因為他們鼓勵兒女讀書,至少要將一門課業學精。
費家某位先祖留下的不成文的規矩,後來成了許多大族的家訓:不要只陪送女兒金銀,也要給她一項立身的本領。
琴棋書畫,經義詩詞,但凡有一項可以謀生的強處在,哪怕有一日家門敗落,總也能找個地方混口飯吃。
知識是很寶貴的。
又因為太宗皇帝在時,正式開設了考學制度。
簡而言之,必須得通過朝廷設置的兩次考試,也就是常識資格考試和專業資格考試之後,才能去官學或者私學當中去任教。
兩項考試當中,常識資格考試相對簡單一些,大概等同於秀才的難度,專業資格考試就要專精多了,約莫等同於舉人的難度。
這也締造了勛貴高門女郎之間的另一種攀比——比誰通過的專業考試更多!
哪怕嫁妝簡薄一些,有一摞專業考試證書金燦燦地擺著,說明人家腦袋聰明,家裡邊也著意教養。
若真是到了家門傾覆、無以為生的時候,有知識,就意味著有翻身的可能。
兩項考試,尤其是專業資格考試是很難的,含金量相對也高。
這麼說吧,德妃也去考過,但是一項都沒過,白交了不少報名費……
能參加的考試,費氏夫人當年基本上都參加過,只是隔的時間有些久了。
依照本朝的規矩,通過考試五年之後,如若沒有進行從業,就要進行二次復考。
費氏夫人間隔的時間早就超過了五年,要去石泉書院任教,當然也得去重考。
她很順利地通過了。
譚郎中很欣賞費氏夫人的選擇:「總是在家裡悶著,豈不是辜負了滿身學識?能走出去,實在是件好事!」
捎帶著也同錢正芳提議:「正芳娘子若有閒暇,不妨也去畫院參加一次考試,通過之後賣畫也好,任教也罷,都比現下要順遂……」
錢正芳謝了她的好意,只是也同她解釋:「許供奉也這麼說。只是同時也講,希望我再加歷練之後再去考,最後認定的品階高,起步也好,以後會更順遂的。」
譚郎中由衷地道:「原來如此,是我淺薄了……」
錢正芳趕忙道:「這是哪兒的話?您願意指點我,是看得見我呢!」
一群人聚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吃了飯,敘話之後,這才散了。
等人都走了,德妃悄悄問夏侯夫人:「條子的事情,辦好了?」
夏侯夫人回過神來,點點頭道:「放心吧,我都安排好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1_b/bjZN0.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