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妃聽了也說:「這孩子是有點驕狂了,指摘世子夫人出身卑賤——這話就連潁川侯都不敢說呢。」
世孫能跟世子夫人鬧成這樣,當然不是親生母子。
世孫的親生母親裴氏夫人出身英國公府,是世子的原配髮妻,在世孫年幼的時候病故了。
如今的世子夫人,是在那之後,由彼時執政的天后親自做媒,許給世子的。
這位唐氏夫人跟隨了母親的姓氏,天后時期一直到如今,在坐政事堂第一把交椅的首相唐紅,是她嫡親的姨母。
這樁婚姻的締結,並不很合潁川侯府里某些人的心意,因為唐氏夫人在此之前,曾經在老家嫁過一次。
後來她的姨母唐紅得到天后看重,起勢發家,便讓人去老家接回了自己的外甥女和親生女兒,勒令她們與前夫和離,而後締結了新的婚事。
唐氏夫人被天后指給了潁川侯世子,唐紅的親生女兒、唐氏夫人的表妹小唐氏則被天后指給了靖海侯世子。
唐氏夫人的父親雖然也是官宦,但品階並不算高,先前又嫁過一次,潁川侯府的人就覺得她不太能匹配自家的世子。
只是縣官不如現管。
潁川侯府雖然有著世襲的侯爵名位,而唐氏夫人的姨母聽起來只是正三品的宰相,看起來好像低於侯府,但略微有些腦子的人都該知道,這只是「好像」。
更別說這樁婚事是天后指定的。
別說是侯府了,天后攝政的時候,宗親都給殺了個七七八八,難道還會在乎區區一個侯府?
的確有人敢不給天后面子,但那種人多半都一大家子在地府整整齊齊了,潁川侯府不想步前人的後塵,就老老實實地認了這樁婚事。
唐氏夫人倒是不覺得自己配不上潁川侯世子。
我是嫁過一次,但你們潁川侯世子難道就是個清白無暇的處男?
你是侯府世子,這有什麼了不起的,我還是宰相外甥女呢,光是高皇帝功臣,就有十二家侯府,可是政事堂里總共才幾位宰相?
配不配得上的,這不都湊一塊兒了嗎,那就是配得上!
天后賞臉,那她就大大方方地兜著,高高興興地謝恩。
潁川侯府里有些人看不起她,那她也不會上趕著熱臉貼人家冷屁股,日子是自己過的,管別人怎麼說呢!
今天這事兒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本朝的平州墨向有美名,也是宮廷貢品之一。
前年平州才剛遭了災,這兩年進獻入京的墨條只有往常年的三分之一。
太后娘娘喜歡書法,所以這些平州墨進獻入宮之後,多半都供給給了千秋宮,太后娘娘又賜了一些給自己的愛臣唐紅。
唐紅分潤了一些給女兒和外甥女。
這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是以唐府侍從往潁川侯府去的時候,也沒有遮遮掩掩。
唐氏夫人收了姨母送來的平州墨,知道這東西寶貴,就叫人登記入庫,全數留給自己的女兒曾二娘子了。
她知道女兒喜歡書法,也喜歡好墨。
潁川侯夫人就覺得兒媳婦小氣,沒有侯門主母的氣度。
世孫也是你的孩子,還是二娘子的長兄,都是姓曾的,你難道還不能一碗水端平?
就算不是一人一半,你多多少少送一點過去,也顯得有慈母心懷不是?
潁川侯夫人暗示了幾句,唐氏夫人置若罔聞,到最後潁川侯夫人沒法兒暗示了,只能明說:「世孫也是你的兒子!」
唐氏夫人就覺得煩死了!
她剛嫁進潁川侯府的時候,也是想做個好母親的,可世孫是怎麼對她的?
口口聲聲鄉野之女,當著滿院子親朋好友的面,大哭著說她是狐狸精,是來搶他父親的!
一直到九歲多,知道要去太常寺走程序,確定世孫身份了,才想起來這位繼母的姨母是當朝宰相,唯恐唐紅給他使絆子,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稱呼她一聲「母親」!
唐氏夫人毫不客氣地跟丈夫說:「這是在幹什麼,表演苦情戲嗎?」
「希望我唾面自乾,任勞任怨,百般蒙辱也絲毫不放在心上,像奴婢一樣關懷他、愛護他,耗上幾十年心血來感動他,換取他真心實意地把我當成母親?」
「怎麼,我是什麼很賤的人嗎?!」
有這個心力干點什麼不好,憑什麼要耗在一個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身上?!
我自己有孩子,不指望他給我養老送終!
潁川侯世子無言以對。
唐氏夫人打開天窗說亮話:「他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他看不起我,我還上趕著去貼,我是腦子有病嗎?」
這回的事情也一樣。
那是姨母給她的東西,她沒有資格決定怎麼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