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些自诩为周祁看破红尘的,前脚刚踏进尼姑庵,听闻彭上卿有意选妻纳妾,后脚一转又拐了出去,并表示:红尘滚滚也挺好。。
“上——”
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褚君陵环顾一周,视线落到殿中某个空缺的位置:“平身。”
众臣谢恩,听褚君陵问徐安近况,无人敢应,如今徐安大势已去,朝中党羽除了大半,余下都是些不成气候的散僚,唯恐君王迁怒,个个头顶对头顶,大气不敢喘。
更有些聪明的,看清朝中形势,已经开始投靠周未一党。
“康城一事仅是开始,朕也给诸位爱卿都提提醒,再敢有朝臣勾结同党贪赃枉法之事传入朕耳中,先前几个大臣便是下场。”
“臣等惶恐!”
朝臣个个心惊胆战,尤是先前与那几个罪臣交好的,唯恐殃及池鱼,如今俸禄都不敢提,更徨贪赃枉法之事。
君王狠足劲儿的天下大查,大有震慑之效,远了说不准,至少这一两年内,再没哪个臣子敢明目张胆的挑衅君威。
褚君陵要的正是这效果,听着底下众人惶恐长惶恐短的保证,朝德观轻颔首,不怒自威:“宣旨。”
“嗻。”
德观恭恭身,一甩拂尘取过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即日始,凡为官者,不论品级尊卑,皆由朝廷授命……”
囊括八品以下官职,不再由地方州同和允判任命,直接授由朝廷,但为官者,不论距京远近、官品轻重,须得年年入京接受审考,分别立有春考和秋考之分,凡不合格者削除官职,由朝廷另择可胜任者居之。
考题由翰林院发布,太傅连同左右督史辅佐监之,除科举乡试及以下考试,一切官臣考核皆由圣上亲督,若有滥竽充数、偷奸耍滑者,一律按欺君之罪惩处。
圣旨一下,朝中喜忧参半,官场清廉于忠臣是幸,于投机取巧之辈便是祸,圣上铁心要清理门户,朝中大臣少不得美梦落空,今后仕途更是难说。
逢宗耀升翰林院正一品院士,总管科举审核与考试。
如今天子下令由翰林院掌管官臣考核,逢宗耀这位置无疑是个香饽饽,定然少不得攀附巴结之人,毕竟大小官员的仕途都捏在他手上,这官路能走的多远,除却皇上,也就是这翰林院院首说了才算。
褚君陵正是看中逢宗耀品性端正,处事不骄不躁,拧得清是非公私,城府深而不鄙,胸中有墨,腹亦有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