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弗生像是突然從一場大夢中驚醒了似的,緩緩轉動了眼睛。
藍紫色的花朵在溫暖的燭火旁,綻開了最後緊抱在一起的瓣,沁心的香氣在安靜的餐廳里來迴環繞,那樣旺盛,那樣燦爛。
隔著微微搖曳的燭焰,閻弗生望向那繾綣的蕊心。
他真的不該買坎望角玫瑰的,他並不喜歡,可這破花實在好看,店員又一直在推薦。
「處心積慮,老謀深算,真是好大一盤棋……」
「你這樣用盡手段,是為了……」
閻弗生停頓了許久,像是突然回過了神一樣,「……余白嗎?」
「是。」
敬雲安幾無波瀾的聲音,在不大的房子裡,迴蕩著無比悲傷而複雜的尾音。
……
19XX年10月,敬雲安出生在煙平市的一個偏僻小鄉村,家境很不富裕,爹娘也都是沒什麼文化的農民。
不過敬家夫妻倆從不紅臉,感情可以說的上是恩愛,所以小小的石頭房裡總是迴蕩著笑聲,幸福的氛圍也總瀰漫在三口之家的院落中。
敬雲安就在這充滿關愛的環境裡,漸漸長到了上小學的年紀。
那年夏天暴雨特別多,動輒就下個三五天不停,所以山上總是動不動往下掉石頭。掉著掉著,一場勢不可擋的泥石流襲來,帶走了村子裡的很多人,也帶走了敬雲安辛勤勞作的雙親。
上蒼猝不及防的殘忍,從來不分世人是否無辜,於是年僅6歲的敬雲安,不得不搬去鄰村和年邁的外婆一起生活。
喪怙失恃,年少無依,外婆將外孫放在心尖上的萬般疼愛,可儘管如此,仍然無法不去面對上蒼再一次的無情——她垂老的身體已經不能夠支撐她陪伴外孫長大成人,甚至拮据的袖口裡,連孫兒上學的學費都掏不出。
就在那時,好做善事的余家夫婦通過鄉村幫扶項目,輾轉聯繫上了祖孫二人,答應資助敬雲安讀到上大學。
孫兒能安穩地接受教育,是老人最大的心愿,所以得知消息後,老人激動地哭了許久,拉著孫兒一遍又一遍地叮囑:人不能忘本,長大後一定要懂得感恩。
年僅六歲的敬雲安總是那麼的懂事,那麼的聽話,他將外婆說的每一句話,甚至將身邊每一個真心對他的人說的話都記在了心上。
他的懂事讓外婆欣慰,更讓外婆心疼,所以哪怕日子過得再辛苦,她還是會為了孫兒,也為了不給別人增加負擔添麻煩,挺著勞損疼痛的老腰縫補勞作增加收入,直到再也無法支撐地離開人世。
外婆是敬雲安在這世界上的最後一個親人,她的離開讓敬雲安成了真正的孤兒。
幼小的年紀便接二連三地目睹了親人的離去,敬雲安的身心受到了很大的創傷。余家夫婦得知後,擔心他放棄學業,更擔心他想不開,所以再三思慮後,將敬雲安接到了城裡,住進了自己的家中。
那年敬雲安13歲,第一次走出小鄉村,走進大城市,第一次拜訪恩人的家。
余及勉何月夫婦倆有兩個孩子,老大余白和敬雲安同年,是個漂亮的Omega,老二餘墨比他們小七歲,是個Alpha。
儘管夫婦倆有自己的孩子,卻從未虧待過敬雲安,甚至可以說是拿他當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
農村出身的孩子都早懂事,失去雙親的敬雲安,更是在外婆的教導下,早早地懂得什麼叫知恩圖報。所以他發奮讀書,努力上進,想通過那次次位於榜首的成績讓余家夫婦高興,更為了能早一日有出息,更切身實際地回報余家的恩情。
余家溫暖的家庭氛圍,總會讓敬雲安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自己的家。失去雙親的悲痛像一道經年不愈的疤,總會在不經意間刺痛脆弱的心。
但時間從來都是一位良醫,刻苦懂事的敬雲安也非常努力地,讓自己慢慢走出了失去親人的陰霾,開始變得活潑愛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