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2 / 2)

阿弥紧贴着他在走。像一个刚出生的幼儿,对这个世界还很懵懂,只能够靠着最熟悉的人,获得一点分量不大的安心。

不过像他这样的机器人其实懂得很多。

内置程序,知识储备高过北区的平均水平,学历对标正经学校毕业的大学生,素质很高,脏话直接被自学习模式屏蔽,阻断输入。

机器很聪明,商家很心机。

根据市场调查,购买这种仿生机器人的客户社会联结程度低于平均水平,简单来说,社恐,他们内心有很强烈的被肯定和被需求感。同时,这样的出场设置可以有效降低退货率。

因为他们很需要“你”。

太聪明的人有时候其实不太被喜欢,就好像家长总是喜欢最小的那个孩子一样。

被需求会让人产生价值感。

谈鸿拉开抽屉,从里面抽出来4400原币——刚才放回去的那一叠钱:“不要告诉任何人今天的事。”

章驰收下了封口费。

根据《机器人法案》,类人性检测超过60%的人形机器人不允许投入市场,销售和制造这类产物都会被判刑,一百年起。

满足投入垃圾岛的标准。

类人性检测的项目有很多,从脸到四肢到躯干,其中脸部的评测值占比是最大的。如果脸的相似度超过了90%,即使四肢和躯干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球,也不允许出厂和销售。

这就造成了现在多数的机器人都是方脑袋。

方方正正,绝对看不出人脸的样子。

机器人法案是唯一一项全世界通用的法案。

这部法案的出台源于一次“纯净危机”。

——在网络上,这个事件的全称是“人类纯净度危机”。

在很多年以前,仿生人的制作技术已经登峰造极——这种东西的利润率很高,几乎所有的科技公司都将最大的资金投注在仿生人的研发和制造上,钱能够催熟一个产业,果子一茬一茬地结,更新换代,市场热得都快要化掉。

世界早进入原子化时代,很多人都渴望有一个机器人伴侣,他们没有人类的缺点,不需要吃喝拉撒,但拥有人类的脸和身体,满足一切幻想。

人能够对着虚拟的偶像

发疯发狂,没理由对会跑会跳的仿生人无动于衷。

问题随之而来。

有黑客购买仿生人后修改了“不允许攻击人类”这一条内置指令。仿生人被用来实施犯罪。他们是最好的替罪羔羊。

于是仿生人开始变成授权出售。

只有系统安全达标的企业允许出售仿生人,一大批小企业倒闭,市场上只剩下海恩科技和至生科技这两家拿到挂牌的生产销售商——网络上对此次事件的说法众多,有说这次事件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阴谋。

最新小说: 《道侣竟是白切黑》 《诡君染指正道后》 《我真的不是废材》 《我的相公很腹黑》 《陆夫人有祖传乌鸦嘴》 《美漫之永安当铺》 《小太监的幸福生活》 《我的女友非人类[gb]》 《传说中那一位传说》 《地府探案,坏妖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