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诸连连摆手,谈正事谈正事。
“大哥,为避人耳目,对外而言就说是北面来的走商,咱们是谈生意的关系。
在荆州,我要呆上一些时间,等下一批粮食到,你们就跟着一块走,差不得半旬准备一下。”
第26章 (修排版已加字)吃鱼,黑疙瘩,竹鞭子你要哪样……
“舅舅,上次我就瞧见似乎是崔家人与你一处。
舅舅的生意大到都能做上清河崔氏的路子,手上的货量必定不小,这些可都出自大庆?”
糜荇一来也是试探大庆水深,二来也是让兄弟俩坐下来将误会的点有个台阶下,果然糜方对之后要去但未知的大庆有了兴趣。
“我大庆如今丰衣足食,大同之兴,自然有多余的粮食用作交易。
不多不少,一万斤就看他崔氏能不能全吃下了。”
一万斤!无论放在天下太平还是现在都是很惊人的一个天文数字。
糜荇估摸着都可比拟官仓两三年积累的量了。
这么大一笔粮食,大庆都能随意拿出来买卖,那见他手里头存着的该有多少,概念想象不到。
关键是怎么能有,怎么会存在这种世世代代闻所未闻过的产量。
难道那顾斐真是神仙?随手挥一挥那干裂的土地里就长出粮食来,还多子多福,父子俩眼睛一对,都很惊讶。
“思远,你可别诳你大哥,这简直就是做梦!”
“哈哈哈,大哥不信,那就让弟弟请上一桌席面。
如今这清河县要说哪里还能吃上顿好食的,也就只有弟弟这儿。”
大旱乱世叠加的驿站很少人打尖了,除了为了生计还在四处走动的商人,已经很少接待官家的。
尤其是当今一死,大伙都不认殷秀,出了王城各自为政,驿站萧条关闭的不少。
冷锅冷灶能被用起来,掌柜的还是很高兴的,尤其是一股勾人肚皮的香味从伙房传出来。
然后打尖的一些商人受不住,下楼询问卖不卖的时候,掌柜解释的口干舌燥又心疼钱财远去,他完全挣不上。
红烧鱼,清蒸鲤鱼,裹面糠的炸鱼,凉拌蕨菜,笋丝炒肉,韭菜鸡蛋黄,咸菜炒豆芽,再一大碗的豆腐虾皮汤,主食有面饼粉条也有米饭随意吃。
一盘盘端上来,香味缠人,色泽红红绿绿青青白白,色香味俱全。
“这可是江河里的鱼,常带腥气不好做!”
“哈哈哈,子静快尝尝!
这鱼啊要做对了,着料下去,吃起来才鲜美可口,一点腥气不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