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点三,送纸条的人为什么要离开那么快,快到黄莹连人的长相都没看清,如果是易慈,那情有可原,因为她和付念长的一样,黄莹看到她估计会以为这是个玩笑,所以她必须迅速离开。如果不是易慈,这人完全可以向黄莹解释清楚。
确实,如果送纸条的是易慈,她跑开是合理的,但她不可能在三个小时内完成这一切。林煦豁然开朗,她算是明白为什么何月对她有依赖了,在没有任何实际证据的前提,司辰心基于行为的分析,能帮他们从杂乱的线索中厘清一条合理的路线。
如果纸条是易慈早就收到的,她一下课就从学校直奔福利院,时间上是来得及的。老王试图推翻论证。
不可能,林煦反驳道:如果易慈一早就收到纸条,她不可能专心上课,她们可是双胞胎姐妹,哪怕是个陌生人知道付念的境遇也会第一时间报警。
所以至少要有两个人,才能完成这一切,阳沐也加入讨论,假设这人比易慈先一步拿到纸条,然后才和易慈一起从学校出发到福利院。
老王随着阳沐的思路,提出他的问题: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他们知道付念被囚禁,直接报警让警察把人救出来不就好了,为什么非要跑福利院让黄莹救人?
林煦捋了捋思路,刚才司辰心说这人很聪明,聪明人应该第一时间报警,只需要告诉付念被囚禁在地下室就好了,为什么非要给黄莹一张字条,黄莹是看到字条后立即组织人手带人直接闯进去,他们绕过警方直接达成营救目的。
这也是送纸条的目的。
因为姓钱的有关系,后期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你们也知道。他□□囚禁未成年属实,如果直接报警的话,他们可以借口是家事,他家有后台,很容易遮掩过去,付念可能连大门都出不来,所以必须是福利院出面,福利院在地方虽然没什么实权,但好歹也是官方部门,黄莹不可能让付念继续呆在钱家。林煦的思路被打开,很聪明的方式,由福利院把动静闹大,钱家理亏不得不让他们带走付念。
付念在被解救的过程中是完全被动的吗?谁是策划的主导?林煦一边想着一边摩挲着口袋里的硬币,是的,早上那枚代表耻辱的硬币,现在已经被林队长自我安慰当做是司辰心送她的第一个礼物,随身揣着了。
这人必须深受付念信任,如果按阳沐的推测,易慈也认识这人,有可能是为她们姐妹牵线搭桥的人吗?付念被解救之后对传递纸条的人避而不谈,哪怕是黄莹主动追问,她没也吐露半个字,她在为对方掩饰什么?
过了半晌,林煦彻底放弃了,她不是天马行空的理论派,她擅长根据实际线索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疑点,现在他们什么都没有,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一个虚无缥缈的怀疑对象,连是男是女都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