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頁(2 / 2)

長脖子剛才上網查到,其實電影和繪畫一樣,也是有很多流派的:

比如,表現主義,印象主義,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新寫實主義……

每一種電影流派,也都有藝術家自己的藝術主張和慣用手法。

長脖子把小玫瑰的作品和他們之間的特點對比了一下。

結果發現,小妹夫那種東西只能說,和某個流派的「某一部分可能像」。

可是最後它統合起來以後,卻完全沒有任何一種流派,可以真正概括《螢火相傳》的全部創作特點。

這東西奇葩到了一種離譜的程度,甚至都不能把它歸類到某一種具體類型之中!

因此,完全可以這麼說——

它使用了所有藝術的作為元素,又不屬於單單某一種藝術。

它吸收了所有藝術流派的特點,又不單單屬於某一種流派。

它既是小說,又是電影,既是戲劇,又是動畫。

既是超現實,又是表現主義,既是劇情片,同時還是先鋒實驗作品。

既要形式創新,又注重內容獨特,既要思想深刻,又要情感充沛。

*

它簡直就是個四不像啊……

它到底是個啥啊?

長脖子看完之後,她就想說,她看不懂,但她大受震撼。

可她知道,小玫瑰在對於自己作品的藝術表現力方面,到了一種近乎變態的嚴苛程度。

光看他的深度思考,也就是括號「()」裡面的內容就能知道。

他對於自己的作品是那麼嚴苛,以至於,他要求自己的每一個場景、每一個人物動作、每一句台詞、甚至每一個運鏡、每一個打光、每一個轉場,都是被「精心設計」過的!

它們要不就是用來轉折劇情,要不就是用來表達人物心境,要不就是用來烘托主題。

總之,它肯定是有用的,如果這個東西沒有用,小玫瑰就絕對不會讓它出現在自己的作品裡。

他會像雕刻家那樣,用刻刀把自己不需要的石材,給一一地剃掉,以求得那份「完美的人體肌肉輪廓」。

但凡是出現在他眼前的東西,它們必須以要完美地統合起來,去組成一個系統,如同大機器一樣自由運轉。

只為了!只為了追求他心中的那個「作品內核」。

這種對於精細度的極致追求,充滿了他作品當中的每一處,甚至到了一種讓人無法理解認同的程度。

……

其實看的過程當中,長脖子無數次都以為這東西要寫跑題了。

因為他最開始在荒星,螢陵那段劇情,主題明顯是「文化傳承」。

可是螢一死,劇情到了小黑屋,主題就變成了「內心審判」。

醫生、淮映勿、楊柳枝,三個審判人接連出現,去審判沈昭陵。

作品從人類與AI之間文化傳承的探討,變成了對原創和抄襲之間的界限的探討。

完全跑題了。

感覺跟之前的故事都沒啥關係了。讓人很害怕他是不是要中間寫嗨了寫歪了,還是到底是有什麼伏筆還是什麼東西。

可是沒想到……

哪怕中間跑題到那種離譜的程度,結尾小玫瑰都能給它拉回來!

都到懸崖邊上了,居然給它又拉回來了!

讓主題又重新落到了「傳承」身上,並且更進一步升華,這一次,讓AI去傳承人類。

……

極致自由的表現形式。

極致精細的劇情設計。

極致凝練的主題表達。

這不斷重複「極度」,就完美體現了,沈昭陵對於「極致」這兩個字的變態追求。

在作品的一開始,沈昭陵曾說,曾經作為人類的他,是瞧不上AI的作品的。

因為他認為AI沒有人格魅力。

只有作者的人格魅力吸引到他,那這個作品他才會去看。

他只欣賞那些卓越的大藝術家的作品。作者必須極其地博學內涵!極其地有個性鮮明!極其地技術高超!極其地有藝術素養!

必須極其、極其、極其、極其、極其,才行!

必須極致!

任何在藝術主張和作品當中,保持中庸態度的人,都是吸引不到他的。

小玫瑰如此熱愛「極其」,以至於,他就只追求「極其」!

能追求畸變,就絕對不追求中庸。能追求個性,就絕對不追求共性。能追求創新,就絕對不追求模仿。

最新小说: 重生bug修復中[快穿] 我是主角受早死的夫君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八零:腹黑軍官讀我心後淪陷了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後 古言短篇4:囡囡 春色燒骨 君子懷璧 不要相信精神病 機器甜O純欲誘捕,冷戾反派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