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頁(1 / 2)

再加上醫生臉上的表情那麼嚴肅陰暗,所以每當鏡頭給到醫生的時候,壓迫力直接拉滿!

而沈昭陵呢?

鏡頭沒給過他的正面表情,所以觀眾不知道他是什麼心情。鏡頭離他很遠,觀眾也感覺離他很疏遠。

結合以上兩點,觀眾對沈昭陵,也就沒有什麼共情性,完全無法帶入他。

只能通過沈昭陵的語氣和台詞,推測他現在的心境。

也就是讓她印象深刻的第二個點。

*

第三個點,自然就是在沈昭陵人格切換的時候,那兩個「甩鏡頭」的使用。

甩鏡頭,是搖鏡頭的特殊情況。

搖鏡頭,簡單來說就是攝像頭立在原地不動,但是鏡頭轉動,從而改變拍攝方向。

如果用一個人來比喻,就是一個人站立在原地不動,但是頭轉動,從而眼睛看到的內容也發生了轉變。

大概有這樣的一一映射關係:

人本體——映射攝像頭。

人的頭——映射攝像頭。

人的視覺範圍——映射拍攝範圍。

甩鏡頭,是快速地橫搖。

那就是一個人極速把頭往左或者往右甩。眼睛看到的內容,也就特別特別地快,快到根本無法分辨。

這就是「甩」,極其形象。

一般來說,這種鏡頭運動感極強,主要是用來代替「剪輯」的。

如果導演想拍攝門,再拍攝窗戶,可以把門和窗戶的鏡頭先分別拍攝,再剪輯在一起。

也可以把鏡頭,從門上面,直接甩到窗戶上面,實現場景的快速切換。

或者用甩鏡頭,來仿真一個人的視角,製造一種緊張急切之感。

例如本來主角正坐在桌子上看書,這時候一隻貓突然從門口跳出來,喵喵直叫,把主角嚇了一大跳。

於是鏡頭一下子從「書」甩到「貓」身上,體現主角的視覺轉換。

還有,甩鏡頭可以在拍攝動作戲、追逐戲的時候,導演用來這種極速鏡頭,來加強場景的緊張感。

……

甩鏡頭的用法有很多,楊柳枝也看過很多,但——

就小玫瑰的這個用法,她平生還是第一次見到……

將鏡頭從主角身上飛速甩到一邊,然後又飛速甩回來——瞬間實現主角的人格切換。

剛才她看得很關注,還沒等反應過來呢,就看見鏡頭從沈昭陵身上,「嗖——」一下拽跑了,又「嗖——」一下拽回來。

然後,沈昭陵的語氣聲音,神態動作,就全都變了!

從小陵,切換成了沈昭陵。

說了幾句,再「嗖——嗖——」兩下,又從沈昭陵,切換成了小陵。

「嗖——」得楊柳枝後背冷汗直冒。這種鏡頭用法,極其罕見!

連楊柳枝都沒見過,現場其他觀眾就不可能知道了,都在原地看得一愣一愣的。

旁邊的評委,茶杯都放涼了,也忘了拿起來喝。

既然它既沒有被寫在電影學院的教科書上,也沒有導演用這種經典用法。

那麼,它就只能是小玫瑰自己的獨特用法了……

此為楊柳枝印象深刻的第三點。

*

第一,幕與幕之間,風格的極致對比。

第二,醫生和沈昭陵之間,突破傳統正反打鏡頭的對話場景。

第三,用甩鏡頭,實現沈昭陵切換人格的特殊用法。

這就是讓楊柳枝,在剛剛小黑屋這段場景中的印象最深刻的三個地方。

這個場景剛剛只過去了十分鐘,甚至還遠遠沒有結束。

但要是放在大學的電影鑑賞課上,用來給學生們對電影的鏡頭語言進行分析講解,這段鏡頭的豐富性和特殊性,卻完全可以講上一節課。

楊柳枝:「……」

今天來到現場之前,楊柳枝還特別跟幾個評委說了一下。

他說,小玫瑰只是一個作家。他可能會寫出一個很好的故事,用很好的文本來呈現,但也許他並不會用畫面來進行展示。

主辦方竟然讓小玫瑰和艾艾這個AI,比拚什麼「故事展示」能力,這實在是對小玫瑰太不公平了!

希望大家到時候高抬貴手,如果小玫瑰的故事不錯,那就給他投票就可以了。請不要太在乎他的畫面。多給新人作家一些包容心!

幾個評委,也不知道是聽進去,還是沒聽進去。反正都「嗯嗯啊啊」地答應了下來,沒有人反駁。

「啊啊啊,好好好!」

「行行行行行,肯定會寬容的!」

「投沈昭陵!投沈昭陵!知道了,知道了,小楊,別說了!」

「確實有點過分……」

看他們敷衍的這樣,楊柳枝怕他們根本沒聽進去,來這裡之前,她可擔心壞了。

最新小说: 重生bug修復中[快穿] 我是主角受早死的夫君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八零:腹黑軍官讀我心後淪陷了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後 古言短篇4:囡囡 春色燒骨 君子懷璧 不要相信精神病 機器甜O純欲誘捕,冷戾反派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