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起聚在大畫室里,一起討論新時代立體主義的發展方向,所以他對這些東西記憶猶新。
但當時,即便是淮映勿,也只是把立體主義,當成一種美術運動。而並沒有延伸到其他藝術領域。
而今天,站在台上,這個圍在鮮花和掌聲當中,穿的像油畫一樣端莊漂亮的男人,竟然對這個概念做出了全新的詮釋……
沈昭陵把「立體主義」延伸到了敘事當中,強調其是一種多重敘事視角的拼貼。
在小說寫作當中,一般,一個文章,要不就選擇第一視角,要不就選擇第三視角。
第一視角「我」——即某個人的主觀視角,信息受限的。
第三視角「他」——全知全能的上帝視角。
但……僅僅是把美術和敘事連接起來,這就足夠了嗎?
不,沈昭陵還不滿足!
他又對第一視角和第三視角做出了這樣的解析:
第一視角——主觀自我,即我自己眼中的我自己。
第三視角——客觀自我,即別人眼中的我自己。
因此,立體主義這一藝術概念,經過沈昭陵的聯想和詮釋,已經衍生成了和之前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而在這種背景之下,故事當中的小螢,發明了一個機器——
立體機!
表面上的立體機,還是美術上的概念,可以把進入立體機中的人的身體,壓縮成一幅畫。
於是各個視點上觀察到的小螢,被「分解重組」了,他的臟器、皮膚、毛髮被不斷解剖又組合起來,成了一個薄薄的肉片。
像一副無窮無盡的立體主義繪畫一樣,漂浮在天空當中,隱天蔽日。
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恐怖噁心的怪物!
小陵當初見到的,就是這樣的繪畫。
可是,這可並不是當初小螢發明立體機的本意!
他要做的立體機,是發揮「立體主義」的敘事概念的機器。
也就是,沈昭陵自己創造的一種引申意義。
小螢想要小陵看見各個角度的他自己。這包括,小陵眼中的自己,和別人眼中的他自己。
知道在別人眼中,小陵他是那麼漂亮高冷,那麼受歡迎。
只有這樣,小陵才能解開自己的心防,從房子裡邁出腳步,走向人群當中。
……
……
——這就是《立體機》這一故事的內核設置。
在這短短的幾千字當中,它集合里一些前所未有的東西——
科幻發明、藝術解構、救贖文學、恐怖美學、感情悲劇……
它把無數不可能的概念糅合在了一起,而且糅合得好,糅合得和諧。
並不讓人覺得這些東西在一起,有多麼讓人排斥出戲。真是一種可怕的創作能力。
再配合舞台之上,沈昭陵本人的藝術氣質和他那娓娓道來的語氣,會讓人覺得……
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那麼天衣無縫。
這個藝術恐怖美學幻想故事,它已經完完全全地擺脫了別人的影子,變成了只有沈昭陵才能創作的東西!
至少……淮映勿細數了一下現在在後台當中等待的那些作者,不覺得會有另一個選手,和這個《立體機》的氣質是相符合的。
它是那麼獨特,又充滿了沈昭陵本人生活上的隱喻。
即便是淮映勿不抬頭,不聽聲音,光看這個故事,他大概也會喟嘆一聲——
這個故事不會是沈昭陵寫的吧?
……
光聽現場這雷鳴般的掌聲,淮映勿覺得,沈昭陵差不多能拿本場的第一了。
而且沈昭陵還是第一個上台的說書人。
這個故事,是在主持人宣布題目之後,沈昭陵花了一分鐘的時間想出來的。
這恐怖的即興構思能力……
即便淮映勿在過去無數個夜晚,每天都能聽到沈昭陵給他即興講一篇鬼故事,現在也依然覺得很驚人。
更何況是現場的各個評委觀眾呢!
淮映勿笑了一下,繼續把手中那沒有完成的紅色摺紙拿起來,低頭折了下去。
穩了。
*
[我玫牛逼!]
[好可愛的昭陵寶,讓媽咪親親!]
[沈昭陵的向日葵領帶在哪買的?好好看!連接發一下啊啊啊啊啊——]
[不是,這就講完了?我還沒聽夠呢!be了?]
[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