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按照時間算,現在丞相應該才到半路上。「
「陛下威名傳揚四海,丞相還未到,就有眾多外族前來歸順,陛下簡直堪稱千古一帝。」
沈斕曦眸色一變:「也就是說,丞相過去勸說外族歸順,意義並不是很大。」
柳雁回會心一笑。
第二日早朝,熊奇在金鑾殿上,高聲列舉吳彥之重重罪行。
「先帝在位時,吳彥之犯下累累罪行,簡直罄竹難書!」
「仁孝一年科舉,他任副考官,收受考生賄賂數萬兩,縱容三人替考。」
「替考成功以後,他又收受錢財萬兩,為三名考生謀了官職。」
「仁孝二年,有考生揭發此事,他為了毀滅證據,讓人滅了考生滿門。」
「同年,他栽贓陷害同僚,致使前太傅呂文宗冤死牢獄之中,其家眷或是流放充入教坊,時至今日,家眷已經死絕。「
「次年,他調任荊州,在荊州期間,縱容惡霸為禍鄉里,收受美人金銀財寶無數,又把荊州縣令充為己用,在達到目的以後,更是喪心病狂命人殺害了荊州縣令。」
「綜上所述,足以讓吳彥之抄家滅族,之後還有更多的累累罪狀,臣如果現在說的話,沒有一個時辰,是說不完的。」
沈斕曦嚴肅道:「那你就等退朝以後,跟朕慢慢說!」
「大理寺,接過熊奇手中卷宗。」
「刑部吏部一同協查卷宗上的真偽。」
「丞相乃是兩朝元老,是我大周基石,是朕肱骨之臣,此事一定要詳查清楚,不得有誤!」
大理寺、刑部、吏部:「臣領旨!」
不少官員開始恐慌,尤其是吳彥之一黨的人。
丞相不就是去了一趟西北嗎?怎麼就被人告發了?
熊奇不是丞相一黨的嗎?
怎麼會突然反水?
反應快的人,獲悉真相以後瞪大眼睛。
怪不得陛下會提拔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四品代掌丞相手中事務,原來是早有圖謀。
陛下難不成早就對丞相不滿?
之前怎麼沒有看出來?
丞相女兒跟沈家還是姻親呢,更對陛下有扶持上位的情誼,就這麼被下刀了?
陛下有點可怕呀!
他們危矣!
退朝以後熊奇被單獨留下,除此以外,老太師跟劉明新也被留下了。
兩人被迫聽了一個時辰的吳彥之罪史,之後離開的時候,滿腦子都是吳彥之犯下什麼什麼。
「老太師,陛下這是何意?」
梅南華揣著手,穩如泰山道:「陛下是個眼裡不容沙子的人,吳彥之這個饞臣,早就該處置了。」
劉明新眉頭皺的死死的。
「可是吳家跟沈家是姻親啊!」
陛下真的會對吳彥之下狠手嗎?就不怕被人說卸磨殺驢嗎?
老太師冷哼一聲:「姻親又如何,沈家還是陛下的本家,不還是犯了罪就殺嗎?」
這讓劉明新想起一件事,之前就有謠言,陛下每次出兵,都要拿親人祭旗,還說她在流放的時候,曾活埋過生父?
這事怕不是空穴來風啊!
吳彥之遠在西北,不知道京城形勢,他的家人卻在京城。
早朝過後,吳彥之一黨就讓人給吳家送了消息。他們現在可不敢沾手吳家的事,否則惹怒了陛下,真的治他們連坐怎麼辦?
金鑾殿門口的大刀可不是擺設,前段時間才剛見過血。
突厥使臣不過是無的放矢幾句,就快要被滅族了。
他們區區幾個文臣,能擋下陛下的屠刀?
第609章 吳家完了!
脫罪這事,還得吳家人自己辦!
梁氏接到消息以後,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沈家。
沈家這時候還不知道消息,門房見梁氏來了,攔都沒攔著,就讓人進了門。
「好姐姐,你可得救救我們吳家。」
「我們吳家是被冤枉的,那個熊奇就是記恨我們老爺不提拔他,所以才會編造莫須有的罪名,想讓我們老爺死。」
「我們老爺是無辜的……」
梁氏見到劉氏以後以後就開始哭訴,至於輩分?
現在誰還計較那個。
「到底出了何事啊,丞相夫人,你平復一下心情,慢慢說。」梁氏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她說的什麼,劉氏有一大半都沒有聽清楚。
梁氏趕忙擦了擦眼淚,把金鑾殿上被狀告的事情講了。
「那個熊奇,我是知道的,經常跟我們家那個侄子走到一起,就是吳侗。」
「吳侗也是個不學無術的,這個滿京城的人都知道。」
「要不是看在我那侄子的份上,我們老爺早就把熊奇給攆走了。」
「他一沒才學,二不會治國,像是個榆木疙瘩一樣,不討人喜歡,因此我們老爺還經常訓斥他,教導他治國之策跟為人處世的道理。」
「沒想到,他就是個養不熟的白眼狼,今日竟然在大殿上,誣告我們老爺。」
「咱們兩家可是姻親,誣告我們,就等於誣告你們,沒有把沈家放在眼裡,你們可不能坐視不管!」
梁氏說話的時候底氣十足,實際上心裡已經陣陣發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