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斕曦直接霸氣的懟回去:「我大周不止會收回蜀乾兩地,更要問兩個逆賊謀逆犯上之罪,如果兩個逆賊現在乖乖交出屬地,然後自盡,本王可以保證不傷害他們家人。」
蜀乾兩地使臣見沈斕曦絲毫沒有談判的誠意,且如此不留餘地,心裡咯噔一聲。
難不成他們想錯了?之前他們的人在京城放的流言,一點都沒有影響到京城嗎?
不應該啊,仁孝帝才是亂臣賊子,是竊國之賊,天下人不該口誅筆伐嗎?
沈斕曦:「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二位,請回吧!」
兩位使臣臉色一變,心事重重的退出朝堂。
五日過後,京城中開始有謠言傳出。
「怎麼聽說前太子的後人還活著?」
「前太子後人在蜀地?」
「蜀乾兩地放出風聲,他們要匡扶正統,清君側,誅殺竊國之賊!」
一時間流言傳的沸沸揚揚。
朝堂上
「兩逆賊派來的使臣前腳剛走,後腳就傳出流言,顯然這是他們的奸計!」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要儘快制止流言。」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那麼多百姓都在議論,難不成讓你我,讓守城士兵放著正事不干,去跟他們解釋?」
就算他們去解釋,那些百姓也得信啊!
「必須儘快停止流言,找出源頭,實在不行,就殺一儆百!」
朝堂上亂糟糟一片。
王保:「肅靜!」
百官下意識的停下。
沈斕曦:「阻斷流言,跟治理河流是一樣的道理。堵不如疏,越是阻塞發言,百姓們越以為就是真的。」
吳彥之:「如何疏導?」
沈斕曦:「設立快報,每三到五日一期,上面寫著京城乃至整個大周發生的奇聞趣事,讓新的事物,把舊的流言,壓下去!」
劉明新點頭:「這倒是個好主意。」
沈斕曦:「那這事就交給劉大人跟老太師兩位德高望重的文壇巨匠主持,由你們制定內容,內容必須積極向上,必須抓人眼球。」
柳雁回站出來:「攝政王,臣覺得這件事如果辦成了,肯定能為我大周國庫添一筆收益。」
沈斕曦點頭:「戶部禮部從旁協助!」
「是!」
王保:「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柳雁回:「臣有本要奏!」
沈斕曦:「准。」
柳雁回:「昨日臣在街上突然被人攔住喊冤。」
沈斕曦:「細細講來。」
柳雁回:「那人是城內一家染布作坊的老闆,攔住臣,是覺得朝廷賦稅太過苛刻,以至於他的染布作坊,就要開不下去了。此人還高喊著,朝廷不給百姓留活路,當街很多百姓都看到了,臣覺得如果不公開處理此事,恐怕會惹起民怨。」
沈斕曦點頭:「有理。」
「朝廷對他染布作坊的賦稅,是否在合理範圍?」
柳雁回:「比十年前,確實高了許多。」
吳彥之:「那是因為之前連年戰事的緣故。」
柳雁回拱手:「臣認為現在朝廷國庫已經有結餘,可以適當恢復之前的稅率。」
沈斕曦點頭。
兵部侍郎站出來反對。
「不可,現在西南跟蜀乾兩地,馬上就會興兵,到時朝廷會有大筆的銀兩流出去。朝廷不增加賦稅已經是仁慈,再縮減,那我大周軍的軍資糧草從哪裡來?」
柳雁回對上戶部侍郎:「照侍郎大人這麼說,為了供養大周軍,百姓就得勒緊褲腰帶挨餓,甚至餓死?」
兵部侍郎:「你這是強詞奪理,增加賦稅已經長達十年之久,百姓們怎麼沒有餓死?柳大人此言,簡直就是損害我朝廷的利益。」
柳雁回:「侍郎大人久居朝堂,自然不知道民間疾苦。如果不是這兩年攝政王主持開墾荒地,民間怕是早已經餓殍遍野了。」
兵部侍郎氣紅了臉道:「你這是強詞奪理。」
柳雁回冷哼一聲:「你就是只知道吃民脂民膏,不知道民間疾苦的昏官。」
「你放肆!」兵部侍郎面紅耳赤,氣的跳腳。
王保:「肅靜!「
瞬間安靜。
沈斕曦裝作沒聽懂的樣子道:「怎麼說著說著染布作坊,就說到朝廷賦稅上去了?」
「諸位可真是觸類旁通,時時不忘關心我大周百姓啊!」
「我大周能有如此愛民如子的好官,簡直就是百姓之福!」
柳雁回:「回稟攝政王,臣剛才還未說完,就被岔開了。現在繼續講。」
沈斕曦:「講!「
柳雁回:「臣找上刑部幫忙協查以後,發現這個商人簡直胡說八道,是被人故意挑唆,想挑起民怨。「